“实验6”号成功下水!我国海洋科考又添利器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0-07-19
浏览次数:3050

随着香槟酒摔碎,两舷喷射出礼花的绚丽彩带,全场响起热烈掌声。7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号下水暨命名活动在广州举行。

“实验6”号总投资5.175亿元,设计总吨3990,船总长90.6米,型宽17.0米,型深8.0米,最大速度16.5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定员60人,自持力60天。“实验6”号是一艘采用国际最先进设计理念,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种用途船舶,探测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海海洋所原所长、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主任张偲表示,“实验6”号填补了我国目前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发挥专业调查船与综合科考船功能,大力提升我国地球深部结构和深海大洋极端环境探测研究水平。

 

“实验6”号身怀绝技

这是国内首艘以地球物理勘探、地震采集和处理为主的现代化科考船,是“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南海海洋所承担建造。

简而言之,“实验6”号身怀多种“绝技”,既有进行地球物理专业调查能力的特长,还能够满足物理海洋、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考察需求。

不仅于此,它还具备在深海沟等极端环境下进行地形、地貌、海流、生物群落调查和取样能力。它不知疲倦,擅长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观测,技术水平和考察能力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地震采集是科考船在目标海域底部投放海疷地震仪阵列,在船尾拖放气枪震源和多道电缆,通过科考船以走航拖曳方式向海里发射高压空气炮,利用人工源地震方法制造地震声波,海疷地震仪和多道电缆采集地震数据后回收分析,通过分析获取的数据可以解释海域的地质构造情况,包括岩浆活动、地壳结构、板块张裂等情况。” 南海海洋所造船办公室总工程师蔡小阳对于“实验6”号的成功下水,十分高兴,“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出世”。

下水现场。

 

为何建造“实验6”号?

长期以来,海洋科学考察船一直是人类认知海洋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在役各类海洋综合科考船和专业调查船60余艘,其中,加入国家海洋调查船队37艘,远远少于美、俄、日等发达国家,满足不了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科考船总体数量少、探测手段落后和探测能力低等因素,极大制约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成为造成我国海洋科学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

2018年11月,“实验6”号正式开工建造。

为更好适应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深入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我国近年来加快了科考船建造的步伐。2018年5月,“实验6”号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的评审;同年9月,南海海洋所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签订建造合同,同年11月正式开工建造。

 

“新型”体现在哪?

“实验6”号创新采用了控制气泡干扰的船型一体化设计技术,成功解决了快速性与抗气泡干扰性之间的矛盾。

“以前的科考船,更注重快速性,但往往忽视气泡下泄对船底声学设备影响,导致稍微在大一点的海况下,船底的声学设备就会因气泡影响无法使用。而我们这次采用的线型,通过采用内凹的小球鼻,仅牺牲较小的阻力,可以保证气泡下泄最优的路径,对船底声学设备的影响可达到最小。” 蔡小阳说。

“实验6”号是国内首艘采用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混合冷却D型吊舱推进技术的科考船,解决了水下噪声对探测精度的影响。

科考船一般利用大量声学设备对水体、海底底质进行探测,这些声学设备对水下背景噪声,尤其是水中的噪声源和气泡非常敏感,尽量减小或消除这些噪声,可大大提高探测精度。

“实验6”号实际上就是一个海上流动实验室。它在海洋上采集到的样品,可及时在船载实验室进行现场处理与数据分析,同步数据传输到陆基实验室。

当站在驾驶室,面积巨大的作业甲板映入眼帘。“甲板面积约600m²,达到更高的4000吨级科考船水平。” 蔡小阳介绍,当前的综合科考船普遍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每个航次可能搭载不同的科考仪器,大的甲板面积表明一次出航可搭载的科考设备种类多,可完成的任务多,能力强。

南海海洋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詹文欢表示,作为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实验6”将成为我国一个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提升我国海洋探测能力和数据样品获取能力。

 

这艘科考船有啥用?

“实验6”号将从事哪些“工作”呢?记者了解到,它承担的“工作”可不少。比如进行定点和走航式海洋环境参数连续探测、海面常规气象连续探测、海底地形地貌探测、底质采样等。更重要的是,它能胜任考察数据系统集成、现场印证以及与陆基实验室的数据传输与处理,以后都能大大满足大气、海面、水体、海底及深海极端环境等基础科学考察的需求。

船舶下水并不意味着建造工作的完成,“实验6”号下水后还要继续进行船舶舾装、内部装修、设备安装、系泊试验等工作。“海试最为关键,主要测试船舶的建造质量是否过关,航行性能是否达到要求,各项子系统是否按规定安装准确并顺利运行。”蔡小阳说,“只有海试达到设计要求,运行平稳,确认系统与设备均无问题后方可交船。之后还需对科考系统进行长达数月的可靠性验证航次,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正式的科考任务。” 根据建造计划,“实验6”号预计2021年入列服役。

南海海洋所副所长龙丽娟表示,这一国家海洋科考重器的投入使用,对于提高我国海洋探测能力和数据样品获取能力,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油气矿产和生物基因资源,维护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黄林丛 徐晓璐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