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深圳美术馆讲述那些办展的故事
来源:深圳晚报
发布时间:2020-08-04
浏览次数:3801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众多艺术名家南下深圳办展览或者居住。他们给深圳留下了一批价值不菲的艺术藏品,成为那个时期国内文艺界热议的“文化话题”。他们为何汇聚在这里?目前正在深圳美术馆展出的“窗口效应——深圳美术馆建馆初期的经营与收藏·专题研究展”或者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

本次展览通过展示馆藏美术作品及丰富的老照片、书信、账本等文献资料,回顾了40年来深圳文艺拓荒历程,同时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市场发展史,为未来提供启示。展览将展至8月31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本次展览的文献包括1979年11月深圳展览馆国画及书法的销售清单、深圳美术馆老馆长与艺术名家的通信、1980年深圳举办的“北京画店书画展”作品清单等,这些历史资料都带有深深的时代印记。

深圳美术馆馆长张燕方介绍,在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发展历程,深圳美术馆拓荒性地开展了艺术品经营实践。开馆时,支持资金并不是太多,更多要靠自力更生。也始于这种现实,开拓了深圳艺术展览独特的展销结合、以文养文的发展路径。

当年,国内的艺术大家都很乐意到深圳做展览,或许特区本身展现的种种新可能吸引了这些艺术大家吧。邵宇、华君武、关良、程十发、关山月、黄新波、朱屺瞻、黎雄才、黄胄、蒋兆和、宋文治、亚明、唐云、陆俨少、吴冠中等名家都曾亲临深圳展场。此外,对画家们来讲,深圳展览意义不仅在展览本身,还在于可以继续延展到香港,提升艺术影响的国际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成熟的香港艺术市场卖画,可以填补了这一时期国内艺术市场尚未起步的空缺。

在这一系列的尝试过程中,深圳美术馆还无心插柳地为深圳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馆藏艺术珍品。比如本次展览中有一张吴冠中的《夜重庆》,如今这张画的价值已经上亿,而1980年展馆给吴冠中支付的稿费不过23.6元。这张画当时挂在馆里的小卖部售卖,曾有展览馆的老员工回忆说:“看着这张画,真是既怕它卖出去,又怕它卖不出去。”深圳美术馆因此机缘也多了一件镇馆之宝。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