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转变与发展对策
作者:张行勇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次数:1767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转变与发展对策
黄河晋陕大峡谷_副本.jpg
黄河晋陕大峡谷
 
渭河汇入黄河交汇口_副本.jpg
渭河汇入黄河交汇处
 

陕北南泥湾稻田
 

陕北佳县流域淤地坝种植的生物降解地膜玉米和高粱   张行勇摄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冲积平原的关键生态屏障,并拥有煤炭、油气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系统退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加剧。同时,水土流失产生的大量泥沙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严重威胁中国华北地区的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对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对生态保护提出新使命,确定新时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创新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更新水土保持治理理念与实践模式,从顶层设计上提高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理论、技术和实践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模式与实践成为世界水土保持发展的成功范例。具有黄河特色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科学配置的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体系,保障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较好地解决了治理与开发、治坡与治沟、保水保土与生态修复的关系,初步改变了黄土高原“一片黄色不见绿”的历史状况。
 
近年来探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为新时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的同时,“黄河国家战略”也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
 
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姚文艺、 刘国彬研究员依据黄土高原40年水土保持的研究基础,在新出版的《水土保持通报》发表总结性文章,提出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的转变与发展对策。
 
他们认为,通过70余年的持续治理,黄河泥沙显著减少,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空间治理不均衡,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二是人工植被系统空间结构雷同化,生态系统不稳定; 三是缺乏景观格局优化配置,难以有效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由“绿”变“稳”的问题; 四是生态治理的功能性机制性问题凸显,影响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的水土保持肩负着高质量发展根基的新使命,其本身也面临着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传统理论内涵和理念更新的重大挑战。
 
为此,研究团队强调,迫切需要研究严重制约生态治理效益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具体提出6项促进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对策。
 
一是开展高风险低治理区水土流失专项调查。在全国水利普查/地方水土流失普查及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基础上,对一些具有高风险和亟待治理的区域和地带,如对低治理区,极度脆弱生态区,坡耕地、沟坡等低植被覆盖区,砒砂岩,黄土沟坡,风蚀水蚀交错区,塬边等区域进行专项详查,重点了解黄土高原存在强烈侵蚀潜在风险的区域或地带;了解低治理区的生态退化程度、黄土高原沟道重力侵蚀规模及其时空分布,定量评估未得到有效治理的沟坡潜在侵蚀量;研究与评估治理措施配置与区域布局的合理性,寻找治理的薄弱环节,研究水土流失治理的攻坚点和难度,提出有效对策,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达到精准治理。
 
二是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顶层设计。需要从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深化对新时期水土保持的科学知识体系、工程实践内涵的认识;同时以民生保障与改善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出解决新时期黄土高原水土补短板、强监管等重点难点问题的成套技术和政策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确定重点建设项目。
 
三是建立高效完善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如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水生态水环境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欧洲莱茵河在各涉河国协作机制框架下从流域整体生态系统出发统筹综合治理等。同时,充分发挥中央流域管理机构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涉域农民之间的协调功能。为此,应该强化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职能,强化流域内各省共同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水土保持、林草、生态环境、农业、资源、水利等多部门的会商与联署工作机制,形成多方一致的目标与行动。要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作统筹各方力量和综合发力的优势,创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探索出一套满足全流域统筹要求的合作机制,形成全流域推进生态保护治理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破解“九龙治水”的困境。
 
四是建立“黄河国家战略”先行示范区。强化水土保持在“黄河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建设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先行示范区,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进形成中国自主的黄土高原现代化水土保持的科学技术体系、生态衍生产业体系、监测监督评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和模式示范应用体系,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成套技术支撑,并为世界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提供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
 
五是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监管水平。完善和优化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空间布局,创新和补充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监测指标和参数;重点加强砒砂岩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等生态极度脆弱区监测站网建设;推动站点监测设备和设施的更新与升级改造工作;加强基于时空大数据理念的水土保持现代化监测评价技术研发,提升监测监管水平;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纳入国家生态监测网络体系,使其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可靠基础数据支撑平台。
 
六是强化水土保持科技支撑作用。在国家科技计划顶层设计中,应加强黄土高原特别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壤侵蚀与生态退化互馈机制、水土流失过程精确预测及作业预报、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空间合理均衡布局、水土保持景观格局建设、精准施策重点治理的相关应用基础及关键技术、生态治理对黄河水沙调控机制与应对策略,以及生态治理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用新技术带动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与投资,解决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制约性瓶颈技术问题。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