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深圳宣布:到2025年新建学位近百万
发布时间:2020-12-03
浏览次数:1853
近些年来,深圳学位建设力度空前,但高供给仍难以充分满足入学高需求。如何回应市民关切,以最强保障打赢学位建设攻坚战?直击难点,如何以最实举措攻破学位建设“中梗阻”问题?
 
12月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正是加快学位建设、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深圳市副市长聂新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丁强以及宝安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蔡英权一同出席,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楚宏主持。

 

发布会现场。

 

聂新平透露,发布会开始前,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这也是特区成立以来,深圳第一次召开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吹响了新一轮基础教育学位建设攻坚战的冲锋号角。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日前,《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对外发布,释放出重磅信息。《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深圳将新建学位近百万。
 

 

新建学位近百万

深圳公办义务教育总规模将翻番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新平在会上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基础教育与城市共同发展。十八大以来,深圳全市基础教育累计新增公办学位64.1万,新增学位数居全国首位。
 
为切实保障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强力推进学位建设,深圳市委市政府于近日出台《实施意见》。记者从会上获悉,综合未来人口增速、班额标准、教育先行示范等方面因素,经深入调研和测算,《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新增幼儿园学位14.5万,加上此前规划新建公办高中阶段学位9.7万,到2025年,深圳共将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近百万。
 
据悉,该目标将分为2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20至2022年)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9万、幼儿园学位6万;第二阶段(2023至2025年)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5万、幼儿园学位8.5万。建成后,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总规模将接近翻一番,公办普高学位实现翻番,预期能显著缓解学位供需矛盾。
 
作为深圳人口大区、教育大区,宝安区拥有在校学生50.6万,约占全市总量近四分之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西协战略”的深入推进,宝安区面临着承载流入人口和职居分离人口的双重压力,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持续增加。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20至2025年,宝安区要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0.75万。对此,宝安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蔡英权表示,宝安区将把任务分解到2020至2022年、2023至2025年两个阶段分步实施。同时,相关部门将建立工作台账,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压细学位建设责任。
 
蔡英权表示,宝安是高度建成区,可利用地多数位于工业区块线内。对于学位建设用地,宝安区将优先把国有储备用地、新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闲置用地及现状为空地的地块等用于学校规划建设。同时,通过法定图则修编或局部调整、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和土地整备等方式增加基础教育设施用地。对于条件成熟的用地,可优先启动新校建设工程。
 
此外,宝安区还将优化学校建设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前期工作速度,将学校建设作为优先项目,积极探索EPC、代建制等建设方式,加快学校建设进度。同时,宝安区还将参考兄弟区做法,大胆使用装配式建筑,并出台《宝安区学校建设标准提升指引》,优化学校建设“宝安标准”,提升学校建设品质。
 
 

多部门协同

用机制为学位建设上史上最强“保险”

 

 
聂新平在会上强调,学位建设涉及市、区两级政府和多个职能部门职责,须举全市之力协同推进。
 
为保障学位建设顺利推进,《实施意见》强调,要优化教育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研究提升学位配置标准。在健全居住区配套学位建设保障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学位建设联合审查制度,并配套教育设施需与居住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独立竣工验收、无偿移交政府。对于不能单独配套教育设施的居住项目,项目所在区应明确片区学位统筹配建措施。片区原配套学校学位不足的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片区,所在区政府应通过统筹新改扩建学校,满足就近入学需求。
 
《实施意见》提出,对不能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教育设施布局要求的居住项目,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对规划教育设施用地没有达到建设条件的居住区,不予供给居住项目建设用地;对片区内规划教育设施未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居住区,片区内居住项目不予通过联合验收。
 
此外,《实施意见》明确,各区需根据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制定本区学位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确保按期落实。同时,进一步明确市级和跨区公共住房学位建设职责,市级公共住房涉及的学位需求优先在项目用地中统筹解决。
 
 

推动359块教育用地尽快建设使用

提高小学和初中学位配置标准

 

 
打赢学位建设攻坚战,教育用地规划是关键中的关键。为此,《实施意见》明确,深圳将对已规划未建成的教育用地进行全面梳理核查,提出实施意见,特别是对于规划实施性差、土地整备难度大,2年内无法启动建设的教育用地将就近置换,确保规划用地及时建成学校。
 
同时,深圳还将规划新增100公顷教育用地。国有储备用地、新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闲置用地及现状为空地的地块等优先用于学校规划建设,通过法定图则修编或局部调整、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和土地整备等方式增加基础教育设施用地。此外,各区需对具备条件的现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将进行改扩建,提升学校空间综合使用效能。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丁强表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与各部一道,综合施措,为基础教育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首先,深圳将大幅提高小学和初中学位配置标准,小学千人指标由58座/千人提高至80座/千人,初中由23座/千人提高至40座/千人。同时,空间资源配置将向教育设施倾斜,新增用地和存量土地优先落实学校等公共设施,并采取新建、改扩建和现有校舍挖潜扩班等举措,最大限度增加学位供给。
 
丁强表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在科学研判人口规模和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针对公共服务设施缺口较大问题,在规划中大幅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重点补足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短板,从源头上保障教育用地供应。
 
据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目前正会同市教育局组织编制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将更加精准的布局各项教育设施,推动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此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加大教育设施规划实施力度,与各区一道,集中力量推动规划未建成的359块义务教育用地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复制推广福田区新校园行动计划经验,适当提高义务教育用地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提升学校建筑设计水平,建设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及场地自然人文精神的新型校园,为老师和孩子们营造高品质的校园空间。
 
 

“质”“量”并行

坚持学校“办一所、优一所”

 

 
未来五年,深圳基础教育如何在大扩规模的同时,实现优质发展,是市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实施意见》强调,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并推动民办中小学优质特色发展。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在会上表示,将努力推动深圳基础教育整体规模提升一个新量级、整体质量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办好市民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满足家长和学生对美好教育的期盼。
 
在资源配置方面,深圳市教育部门将坚持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优化基础教育各类学校设计和建设标准,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做到“办一所、优一所”,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百年老校世纪精品”。同时,优化实施《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配备标准指引(2020年版)》,进一步促进学校硬件条件优质均衡,发挥智慧城市智慧教育优势,实施智慧校园建设达标工程,实现智慧教育和智慧管理,打造有“大脑”的学校。
 
在教育优质均衡方面,深圳市教育局将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实施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工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陈秋明表示,到2025年,纳入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的学校占比要达到50%。同时,深圳市教育部门将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及差异化扶持政策,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全面提升民办学校办学质量。此外,深圳还将建云端学校,通过智能化手段,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大力引进国内外名校来深办学。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深圳要实施《深圳市基础教育先行示范行动方案(2020-2025年)》,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即建设100所“创新教育标杆学校”、打造100所“智慧教育样板学校”、建设100所“教学改革先锋学校”、发展100所“国际教育示范学校(幼儿园)”、培育100个科学保教示范项目。此外,深圳市教育部门还将健全完善教育考试、评价与督导机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管理体系,深入探索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教育形态和教育方式,促进教与学的方式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推进人才培养由技能型向创新型转变、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
 
陈秋明还表示,未来五年是学校建设的高峰期,预计要新增教师5至6万名,深圳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优质师资。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人工智能】,了解更多人工智能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