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合作模式 推动技术转移
作者:郑金武
发布时间:2021-01-27
浏览次数:1082
-探索合作模式 推动技术转移

中意创新合作周期间,两国代表参观合作成果。

■本报记者 郑金武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获悉,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已建设19家联合实验室,基本建成一体化技术转移网络。

“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一体化的技术转移网络,将促进国际创新交流与发展。”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告诉《中国科学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一体化技术转移网络,有助于提升技术转移效率,打造国际创新共同体。”

国际合作存在不确定性

如今,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国际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三大危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全球治理危机。”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研究员冯兴科表示,“在这三重危机之下,国家间科技合作的不确定性增加。”

如何应对国际科技合作的不确定性呢?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秘书长张璋表示,开展国内外高校间创新合作对话,进行重点项目路演推介,有利于推动国际技术转移的精准性、有效性。

比如,国内外高校通过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生态体系等手段,将全球创新技术项目、人才与机构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等作为交易标的,纳入技术交易及技术转移合作中。

此前在北京召开的2020中关村论坛发起成立 “国际技术交易联盟”,已有37家来自全球的技术转移机构受邀加入该联盟,包括剑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牛津大学全球创新咨询机构、以色列创新国度动力空间等,并达成《国际技术贸易规则和技术交易生态环境建设共识》。

据悉,“国际技术交易联盟”将搭建国际技术转移、交流协作、创新合作的平台,连接国际知名技术交易机构、组织、企业和专家,促进跨国技术交易、交流合作和技术成果产业化。

2020年9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在“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论坛上发布《创新创业国际合作共同行动倡议》,希望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包括建立企业孵化网络、共同主办各类交流活动、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在内的三方面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国际技术转移,离不开创新链上各种资源的融合和共同参与,需要借助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来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秘书长杨晓非说。

连接对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国际创新共同体应该如何建设?以中国—以色列创新合作为例,2015年,两国建立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机制并成功召开第一次会议。该机制为协调和推动两国各部门、各地方开展创新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四次会议签署《中以创新合作行动计划(2018—2021)》,开启了中以创新合作的新局面。

早在2014年,清华大学与特拉维夫大学在以色列签署协议,双方联合建立交叉创新中心——清华大学中以交叉创新中心(简称XIN中心)。XIN中心是中国与以色列双方共同打造的跨学科国际合作创新平台,自成立以来XIN中心支持了8个中以科研合作项目,双方科研团队围绕相关技术开展协同攻关。

“联合研究使双方的技术优势得到了体现,也有利于双方充分了解技术本身。”XIN中心主任助理吴和蓉表示,目前已有5个联合研究项目得到转移转化或商业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虽然中以两国间开展技术转移多年,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北京以创中合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高埃特看来,两国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国家对创新的扶持体系等仍有明显的差异,或多或少会影响国际技术转移的成败。

长城战略研究所副总经理王奋宇提议成立科技园区创业共同体这样一个新的组织,做到创新创业生态融通、企业产业平台联通、市场应用场景贯通、要素流动渠道畅通、建设发展理念沟通,实现科技与产业的融合。

艾巴·伦德也表示,对科技创新而言,连接至关重要。“IASP的会员既有创业公司,也有大型企业。IASP通过特定的技术维度将它们连接起来,让初创企业与大型企业互相接触并产生合作。”

探索跨国技术转移新模式

“目前,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技术转移进入平稳发展期,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则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面对新形势,清华大学科威国际技术转移公司总裁谭鸿鑫认为,“再不能以传统的模式开展跨国技术转移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呈现出 “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并存的态势,并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输出能力。比如,中国科学院启动的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利用地球大数据服务“一带一路”土地退化评估,为“一带一路”土地退化零增长提供有效决策。

2019年4月,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从“塑环境、引进来、走出去、促合作”四方面发力,推动北京成为“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网络重要枢纽。

2017年,中阿技术转移暨创新合作大会提出,中国将完善中阿一体化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争取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双边技术转移中心10家以上,发展协作网络成员6000家以上,通过将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结合、政府组织与民间组织结合,提高中阿科技创新合作的含金量。

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在此次会议上介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比以往更加多元,领域更加广阔,关系更加紧密,机制也更加完善。科技部已资助百余名阿拉伯国家人员来中国开展合作,举办培训班,启动国家联合实验室建设,成立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并与阿盟、沙特、约旦、阿曼、阿联酋等建立了双边转移的分中心。

这些年来,在科技部、教育部、北京市科委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国内多家机构先后举办了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意合作创新周、北京—特拉维夫创新大会等,探索跨国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模式。

《中国科学报》 (2021-01-27 第3版 转移转化)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