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生数字化设计助25岁患者重建颌骨
发布时间:2021-02-23
浏览次数:1181
-广东医生数字化设计助25岁患者重建颌骨

李劲松(左一)及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  黄睿供图

2月23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悉,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20年完成了801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切除同期显微组织瓣移植修复重建手术,手术量位居全国前列。近期,口腔科主任李劲松教授团队又成功为25岁患者梁先生重建颌骨,让他恢复面容外观的同时也恢复了咬合功能。

小伙下巴长瘤鼓成“球”

来自广西云浮的25岁患者梁先生,半年前发现下巴骨逐渐肿大,渐渐膨隆出一个巨大的球形,经检查确诊为成釉细胞瘤。经多方打听,梁先生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据他回忆,大约半年前自己下巴骨无缘无故出现肿大症状,最开始只是柑橘样大小,后来逐渐变成一个“小球”。

李劲松介绍,由于肿瘤位于患者双侧下颌骨,切除肿瘤后会造成颌骨的大型缺损,需要移植他自己小腿的腓骨,进行塑形以修复颌骨。手术不仅要考虑到将肿瘤完整切除,还要考虑到修复下颌骨的外形,以恢复患者正常的面型,此外要为他恢复咬合功能。

“传统手术在术中进行人工弯制钛板,难以将颌骨恢复到精确的外形,无法满足上述几项需求。就算顺利恢复了患者外观,但是多数患者后期镶牙困难,影响了咬合咀嚼功能的恢复。”李劲松说,为了让梁先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团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数字化的手术方案。

术前,通过采集影像学资料,利用软件虚拟出肿瘤大小,设计切除范围和相应颌骨截骨导板、腓骨塑形导板,并利用上颌牙齿咬合来设计腓骨的摆放位置。这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有利于术中精准切除肿瘤、重建颌骨。

2月7日,手术如期进行。手术团队利用术前设计的截骨导板精确切除肿瘤,并利用腓骨截骨塑形导板对腓骨进行塑形固位,然后进行微小血管的吻合。移植后的腓骨精确恢复了下颌骨外形,并有利于后期种牙。历时7个小时后,手术终于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于近日出院。

深耕显微组织瓣移植20年

据了解,2000年之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难以独立开展此类手术。1999年底受黄洪章教授提议,科室选派李劲松前往全国口腔颌面外科顶尖的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学习。2000年6月学习回来后,在科主任陈伟良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李劲松带领科室医生独立开展显微组织瓣移植修复重建手术。

“20年来,我们在口腔颌面头颈良恶性肿瘤切除同期显微组织瓣移植修复重建方面不断探索和进取,大量开展了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腓骨肌筋膜瓣、髂骨肌皮瓣等显微移植手术。”李劲松说,特别是近几年来,显微组织瓣修复重建年手术量几乎翻两番,由2015年的225例逐年攀升至2020年的801例。

李劲松介绍,大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手术救治,很大程度依赖于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重建缺损部位,其不仅关乎患者手术后的美观和功能,更直接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的综合治疗进程和疗效。

“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他指出,每台手术包括肿瘤原发灶切除、颈淋巴清扫、组织瓣切取制备塑形、显微镜下微小血管吻合等,耗时至少5小时以上,复杂的需要10余小时,还要承担血管吻合后发生血管危象的风险。

此外,口腔颌面外科近年来坚持并倡导个性化精准修复的理念,在3D打印数字化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精确修复重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积累,开展了数百例口腔颌面头颈显微组织瓣数字化修复重建手术,不仅更好地为患者修复外观,还在恢复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