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普丨坚持数字赋能,浙江省科协积极打造科普为民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2-11-25
浏览次数:15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中国科协科普为民总体思路和浙江省委“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落地生效,浙江省科协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先导性、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在数字科普领域率先开展先行先试,打造“浙里科普”业务板块,围绕“一老一小”重点建设“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群团助力‘双减’”场景应用,成为浙江科普服务民生的“金名片”。


一年来,“银龄”行动培训208万老年人,“双减”行动惠及362万青少年。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2021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连线杭州翠苑社区“银龄”培训现场;2022年全省数智群团建设推进会在省科协举行,“银龄”“双减”两大数字化平台在会上作了现场演示。“银龄”和“双减”两大行动得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以及省委书记袁家军、省长王浩等领导10余次批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图片

“银龄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过得

更自在、更自我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智能设备跟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操作也越来越复杂。时至今日,仍有一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容易被数字时代的高墙阻隔。新冠肺炎疫情又加重了这样的“信息障碍”,无法出示健康码“绿码”影响出行,不会网上预约诸事难行……


2021年,省科协将实施“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作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会同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六部门,面向全省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千家教学网点、万名科技志愿者、服务百万老年人”的工作要求,开通数字化科普平台,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业务的协同体系,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和现代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银龄”科普数字化平台在初期实现“扫一扫、网点注册、我要报名、成为志愿者”等功能设置,数字大屏全网实时呈现,不同区域教学网点、志愿者人数以及培训人次等一屏通达的基础上,持续精准迭代更新30余次,新增用户反馈、手机模拟操作测试系统等功能模块,推动业务流、工作流的变革重塑。


图片


截至2022年8月,“银龄”平台整合了全省800多个中国移动门店、700多个建行营业厅,利用社区学院、老年大学、农村文化礼堂等建立培训网点5155个,发展社会各界科技志愿者14603名,完成超189万人次培训,成效良好。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给予批示肯定。去年11月,入选省党史学习教育“三为”专题实践活动最佳案例。


“银龄”科普行动利用我省数字化改革大背景,用多跨协同的数字化思维,建立多用户使用的便民数字化全省平台,助力老年人群体精神生活富足,引起中国科协、中央文明办以及民政部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去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视频连线浙江“银龄”培训现场,慰问“银龄”科技志愿者,点赞浙江的这一做法。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来浙调研时,对“银龄”科普行动给予高度赞扬。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社区的王阿姨,在与黄坤明视频连线中说:“科协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行动,围绕出行、看病、网购、娱乐以及反诈骗等内容,组织我们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我们都非常欢迎也非常开心。我们有不少老年人,子女都不在身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确实有很多的不方便,特别是出行、看病身边没人陪压根就不敢去,现在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扫码、预约自己都能做了,我们许多参加培训的老年朋友讲,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比自己的儿子还管用!”


图片

“群团助力‘双减’”让中小学生成长

更健康、更全面


2021年,中央关于教育“双减”的重大决策部署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针对社会、学校、家长不同程度呈现出的焦虑与困惑,浙江省科协第一时间领会精神,围绕“国家有号召、省委有部署、科协见行动”,把助力“双减”作为应尽之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千家基地拓研学、千名专家进校园”服务教育“双减”为切入点,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整合科普场馆、高新企业、科普基地、院士专家、媒体等资源,开展“双千”助力教育“双减”科普专项行动,积极彰显浙江服务教育“双减”中的科协行动。


在此基础上,浙江省科协按照省委数字化改革要求,不断推动“‘双千’助力‘双减’”向“群团助力‘双减’”迭代升级,组织“科技‘零距离’、科普助‘双减’”浙江高新企业助力“双减”科普公益行动启动仪式,进一步整合群团资源,强化多跨协同,助力重大应用改革推进。目前,平台已入驻基地4620余家,专家2000余人,高新企业100家,活跃度达350万余人次。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批示肯定,要求做好推广。中国科普研究所设置“浙江数字化转型与科普创新发展”课题,开展专题研究。


项目启动以来,浙江省科协——


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善于大联合大协作大动员的工作特色,主动推进全社会、全领域支持政府工作,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 会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印发《关于开展“双千”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的通知》,向全省11市各发出两轮动员,推动拥有学科专家的学会、优质资源开发的企业、提供志愿服务的高校积极参与服务“双减”各环节。


● 积极动员浙江日报、浙江发布、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全面参与科普助力“双减”活动,充分发挥浙江科学传播融媒体联盟集团传播作用,利用都市快报、科技金融时报等纸质媒体发布“百城联动,乐享科学”活动清单,在地铁、公交LED屏等每日播放宣传视频,为服务“双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根据青少年年龄和地域差异,针对性提供分龄段精准服务,绍兴科技馆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发适龄活动,台州市针对偏远地区、民工子弟学校开展苔花行动,温州市推出流动科普驿站,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全人群,实现“无差别城乡服务”。


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在自然科学领域学科齐全、智力集聚优势,提供校内科普点单服务,解决学校师资、场地、课程等不足问题。


● 开辟地市和学会双通道,分批次征集航空航天、海洋探索、双碳科技、生命科学、心理健康等领域院士专家,成立千人“双减”服务团,首批133名专家在“浙江发布”公布,为学校提供点单式服务。去年9月至今,龙乐豪、张泽、陈旭等10余位院士加入助力“双减”专家队伍,深入各地学校开展服务,中科院老科学家报告团仅在杭州校园就举办活动36场。


● 采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开发新型“双减”公共服务产品。线下科学合理安排25辆科普大篷车、8个流动科技馆等科普载体高频进驻校园,组织学校开展“走进科创大走廊”“迈入公共实验室”系列活动,推动硬科技和创新资源向学校开放;线上组织各地设计创作大量科普资源,录制科学微课,制作科学盒子,丰富以短视频、图片、动漫、科普剧、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科普资源包,集聚在“科学+蜂巢”打造“双减”网络资源库,促进全省科普资源的开发整合、共建共享和有效使用。


 推进科技课程教育与科学实验实践相结合,联合中小学校和社区搭建科普教育实践平台,共同举办课后学生兴趣培训课程,推出“科学快乐学”“爱上科技馆”“科学魔力秀”“科普快闪站”“专家进展厅”等系列活动和“科学梦工场”云课堂、“博士讲科普”等一批明星课程,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科普场馆、教育基地等丰富资源的功能作用,主动在专业领域筛选建网、推进结对合作、提供错时服务,解决家长群体时间疑虑和信任问题。


 严格筛选研学主题突出、科学特色鲜明、师资队伍齐整、科学课程完备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基层科普场馆,建成开放式科普场馆专项服务网。场馆包含有“城市大脑”、精选航空小镇以及展现中医药文化等,首批确定的120家基地覆盖应急保障、网络安全、植物矿物、机器技术、海洋生物等众多领域,成为中小学生丰富“第二课堂”打卡地。


 推动全省各级科技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无墙式“1+N”馆校合作服务圈。省科技馆和宁波、绍兴、台州等地科技馆分别与江心岛小学、鄞州第二实验小学、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和文渊小学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制定一校一方案,打破学校围墙,从活动、场所、人员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制定主动式课后错峰、错时服务表,在原来双休日的基础上推出更多科学实践课程,涵盖实时大数据、AI安防、北斗导航、5G应用等多个前沿智能创新领域,各级科技场馆制定错峰、错时开放时间表,受到了中小学生热烈欢迎。

“群团助力‘双减’”使“系统集成”得以高效应用、“教育共富”得以扎实推动、“育人为本”得以实质回归,有力促进了广大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活动34438场次,吸引学生255万人次。



来源:浙江省科协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