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清水来——深圳“驯水记”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0-04-17
浏览次数:2868
 

通过4年努力,深圳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并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通过4年努力,深圳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并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从污水横流到水清岸绿,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全流域治理,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上探路“先行”,走出一条超大型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绿色发展之路。

告别“黑臭”

4月的深圳,鲜花绽放,明净如镜。沿着茅洲河洪桥头段一路向南,两岸草木茂盛,河水清澈见底,白鹭翻飞觅食,连片的浅滩湿地孕育着勃勃生机。

“作为深圳最大河流,茅洲河已连续5个月实现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沿岸居民重拾戏水摸鱼的美丽乡愁。”土生土长的河段长洪伟江说。

眼前的宜人风景,来得并不容易。

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深圳在不断发展、扩张的同时,河流淤塞污染,水质江河日下。“茅洲河沿岸居民曾多年不敢开窗,走路要捂着鼻子。”住在附近的居民王燕菊说。

茅洲河是深圳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4年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310条河流中有159个黑臭水体,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数量最多;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水质均为劣Ⅴ类;河、湖、涵、沟、渠、塘等小微黑臭水体1467个。

4年来,深圳全市累计投入1200亿元,统筹推进茅洲河、深圳河等为代表的重污染河流治理,并以此为牵引带动周边环境整体提升。

“我们最初采取截污方式,沿河设置箱涵阻断污水,但效果不佳,污水经常溢流进河,怎么也截不住。”深圳市河道管理中心主任曾亚说,当地治水走过一些弯路,后来意识到治水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治水策略逐步转向源头,着手全流域治理。

——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深圳建立高位推动的组织领导机制,由市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副总河长,成立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建立“一河一人、一巡一报、一日一督”检查机制和干部专项考核机制,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治水格局。

全市有1057名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和647名湖长,累计巡河7.3万人次,整改问题1.2万余个。

——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打破以往“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做法,聚焦治污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牢牢抓住管网这个核心,以“绣花”功夫推进雨污分流、源头治理。

全市已处置一级水源保护区违建1069栋,拆除黑臭水体沿河违建134万平方米;新增污水管网6275公里,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3536个;建设生态补水工程138个、人工湿地24个。

一湾清水绕,万顷绿地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尹杰说,2019年10月底以来,深圳159个黑臭水体已连续实现不黑不臭,其中101个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截至2019年底,全市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

产业升级

在茅洲河一号底泥处理厂,河道底泥被加工成陶粒、透水砖、景观石等建材,有些就铺设在附近的湿地公园。

“这些河道里挖出的底泥,我们先从中把沙子洗出来用作建材,剩下的淤泥做成泥饼,烧结成环保透水砖。”底泥处理厂运营单位中电建副总工程师翟德勤说。

据测算,茅洲河全流域需处理底泥500万方,这家底泥处理厂月处理15万方。2016年以来,中电建在底泥处理领域完成专利申请超过40项,其中14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为切断污染源,深圳通过升级改造一批、整合搬迁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等措施,完成全市1.4万余家“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并建设多个环保科技创新产业园,推动高排放企业入园管理、环保升级、集聚发展。

除去“散乱污”,转型“高精尖”,深圳以河流建设为抓手,努力将治水的“投入”转化为产业升级的“产出”。

在茅洲河畔低矮的旧工业楼群中,全至科技创新园非常显眼。“它的前身是茅洲山工业区,原有39家五金制品、配件包装、塑胶生产等传统企业,年产值1.2亿元。”园区总经理曾楚恒说,改造升级后进驻科技企业180多家,年产值达到80亿元。

这只是一个缩影,茅洲河流域通过环境整治释放出15平方公里土地,拓展了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的布局空间,产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记者看到,这里已从昔日的“散乱污”、劳动密集型企业云集,到如今天安数码城、长江股份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上市企业入驻,茅洲河流域正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不同于茅洲河,以高档写字楼为主的深圳河流域,因水环境的持续改善,聚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创新企业。“落户创业工场,公司看中的既是当地的营商环境,更是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克说。

一年多来,位于深圳河中游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已引进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创新企业25家,新增知识产权349项。

2019年,深圳GDP突破2.6万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00家,万元GDP水耗由2010年的19.95立方米下降到7.93立方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经济增长和单位水耗指标走出了一条‘背道而驰’的曲线。”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说,用更少资源、更少环境代价,去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深圳在水污染防治中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

和谐共生

美人蕉、簕杜鹃、香根草等数十种花草,在占地4.3万平方米的观澜河人工湿地公园随风摇曳。每到傍晚或周末,这个集人工湿地、生态氧化池、生态砾石床、生命之泉、生态堤岸为一体的休闲公园,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点”。

“如果小跑起来,5分钟可走完。若是放慢脚步,蹲下身来亲近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那是千百次都不够的。”市民许小玲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圳以河为轴、以水为魂,打造集行洪通道、生态廊道、休闲漫道、绿产链道、文化驿道“五道合一”的千里碧道行动,实现功能型河道向服务型城市公共空间转变,真正做到“还水于民”。

作为深圳一大“网红点”,燕罗湿地公园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水质净化等措施,使得污水、雨水经处理达标后就近回补河道,同时营造动植物栖息地,构建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消失多年的龙舟赛,重回茅洲河燕罗湿地段。”曾亚说,将河流治理与龙舟文化相结合,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展示水环境治理成效,兼具生态景观和科普宣教功能。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保持创新活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有着深圳“塞纳河”美誉的大沙河两岸,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里让我想起留学时光,有时我和同事把‘会议室’搬到河边,在草地上边晒太阳边进行‘头脑风暴’。”在深圳科技园工作的陆思延说。

如今,南科大、哈工大(深圳)、清华深圳国际校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等科研院所相继成立,一条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功能完备、创新能力卓越的创新走廊正在这里加速形成。

环境提升带来获得感的同时,也让不少市民加入护水治水行列。如今,深圳有702名志愿者河长和12万名“河小二”志愿护河队伍,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志愿者河长学院。

“治水不只是治污,更重要的是重构整个水域的生态运行体系,让水清澈流动起来,让鸟儿、鱼儿、花儿、草儿等动植物‘住’进来,让市民与水亲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龚利民说。

2020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年”,深圳将在河流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可游泳”的Ⅲ类标准。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科学防控】,学习疫情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科普小达人】,报名参赛赢取万元大奖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