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让“科学争议”促进公众参与
来源:科普时报
发布时间:2020-04-21
浏览次数:1909

科学的不同观点、动机、预测容易引发争论以及质疑。疫情期间这类问题尤其突出,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病毒可以单独存活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竟然似乎成了一个罗生门。在早期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中,常会出现一道题“抗生素能否像杀死细菌一样杀死病毒”答案是否定的。美国的《科学与工程指标》还观测到,曾经暴发的大流感促进了公众对细菌与病毒之间区别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
 

根据既定的科普知识,细菌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可单独存在,抗生素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可以消灭细菌;而病毒只是一个基因片段,须依靠宿主细胞而活,所以抗生素杀灭不了病毒,但病毒也不能单独存活,一旦离开宿主,在体外只需几分钟就死了。疫情期间,笔者多次在不同微信群里收到的一则“新冠病毒科学回答”,第一条就明确肯定:“病毒只能存活于生物体细胞内,室温下基本不能存活。”

疫情刚开始暴发时,说新冠肺炎“不会人传人”“有限人传人”时,与既定的病毒科普知识颇为符合,所以不必太担心。但随着人传人的大量增加,专家对病毒“接触传播”的肯定,尤其是2月3号,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在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上指出:“飞沫可以沉降在物体表面,或通过粘有病毒的手污染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病毒在这些光滑的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如果温、湿度合适有可能存活数天,有研究发现过去的冠状病毒有可能存活达到5天。”——病毒可以单独存活5天!这显然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不但与上述“室温情况下基本不能存活”相左,也明显与疫情初期有专家“一般是不需要戴手套的”建议有所冲突。科学的“研究发现”果然是日新月异,让人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啊!
 

双黄连口服液,买还是不买?

如同17年前的抗SARS神药板蓝根,这次双黄连口服液也是一夜告罄、洛阳纸贵。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给双黄连口服液背书的是两个国家级的医学研究所。然而,1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微发文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钟南山院士以及国外专家也多次指出,现阶段没有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发布的“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毫不意外地受到质疑和批评。

这其中涉及以下科普问题:科学术语的表达与公众理解的差距造成传播过程中的变形和变异,如专家口中的专业术语“抑制”与公众盼望的疗效之间的区别;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的确定性结论的不同,如“临床研究”阶段、实验数据的初步判断与作为正式药物的实际效果的距离;在这两个研究所背后是不是有商业联系……,也都带进了科学与公众的讨论视野。

拐点在哪里?
 

新冠病毒的潜伏/隔离周期是14天,所以1月23号武汉封城以后,一些专家都曾乐观预测病患人数增长的拐点可能出现在元宵节。为此,国家延长了假期、教育部推迟了开学时间、很多单位允许员工暂时在家里上班……但是元宵节过去了,拐点仍然没有到。真相是第一个潜伏期失败了,新冠病毒还有第二个、甚至第三个潜伏期,3月初专家又给出了最新的预测“有信心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然而,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胜利在望的时候,世界却开始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下半场”,而且来势汹汹、前景未卜。在疫苗“远水不解近渴”的情形下,已有国外专家悲观预测,新冠肺炎病毒可能要到夏季才能控制住,甚至会与人类长期共存了。
 

科学本身并没有什么神机妙算,有的只是一步步通过艰苦细致、严谨求实地探索来不断接近真相和揭示缘由,而且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影响拐点何时出现的不确定因子,都是影响者、参与者、利益相关者,每个人的行为实际上都在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每个人的日常行为构成了最终的社会后果。这其实也是人人参与科学的极佳案例。
 

显然,只是向公众提供科学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科学知识背后的方法、过程、动机、争议,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后果与影响都是当代科普不能回避的问题。科普的重点不是要求公众没完没了地掌握新科学知识,而是要使公众的日常关切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尽可能充分调动起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促进科学与公众的协调发展。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科学防控】,学习疫情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科普小达人】,报名参赛赢取万元大奖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