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原理:肥皂泡的表面张力
发布时间:2020-07-11
浏览次数:9830
科学原理:肥皂泡的表面张力

(图源:pixabay)

公园里的小朋友吹起了一个大泡泡,阳光下的肥皂泡炫彩夺目;旁边的音乐喷泉喷出水柱,纷扬的水滴刚好落在你的手掌。其实,在这些水的大秀幕后,有一位隐形而重要的魔术师——水的表面张力。

故事还要从19世纪的欧洲讲起,那时的人们和你一样,也喜欢七彩的肥皂泡。科学家们在摆弄肥皂泡的同时,也试图揭开它背后的秘密,一位热爱科学的女孩子做到了。她设置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把一块纽扣大小的金属片系在绳子上,并将它轻轻放在水面,并测量将金属片从水面提起所需力的大小。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从水面上提起金属片,居然比从桌面上提起同一片金属更费力。也就是说,水的表面对金属有一种“吸引力”。这个吸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水的表面张力。

张力只来自于水面上那薄薄的一层水分子,简单来说,它是一种让水分子更“团结”的凝聚力。如果我们把一杯水放大很多很多倍,你将看到上亿个水分子。水分子天生很爱交朋友,会主动吸引四面八方的水分子。这样的凝聚力来自一种特殊的化学作用力——氢键,它本质上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对其他水分子中氢原子的吸引。但是,表面的水分子就不太一样了。它们的上方不再有水分子,所以这种吸引力只能作用于下方和侧方的小伙伴,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把本应吸引上方水分子的力分给了自己侧面的邻居。就这样,最表面的一层水分子更大力地手拉手,织成一张有弹性的网,更有力地束缚着下方的水,表面张力就这样形成了。

正是表面张力的束缚,才有了水滴独特的造型,让你的眼泪有了像珍珠一样的球形。此外,这张有弹性的薄膜让一些轻小的昆虫可以在水面上轻盈行走,仿佛“水上漂”一般。有一个利用表面张力的经典实验,是让曲别针浮在水面上。曲别针由金属制成,密度大于水,如果你直接把它丢到水中,它一定会沉底。但假如你轻轻将曲别针放在水面上,不要破坏宁静的水面,便会发现此时曲别针也能平稳地漂浮着。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漂浮,而是水的表面张力在托举着曲别针。假如你扰动水面,破坏了表面张力,曲别针便会很快沉底。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们好像还是没有揭开肥皂泡的秘密呀?肥皂泡的产生原理,正是在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你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时,喷溅出的水有时会包裹着空气,形成细小的气泡。但这些气泡一般很小,而且水膜的张力使它急于抱住其他水分子,气泡很容易破。而肥皂或洗涤剂的本质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们广交朋友,可以一只手拽着空气,另一只手拽着水。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有了它们的参与,气泡才能吹吹地更大也更持久。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