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普: 地震可以预测吗?靠动物行为异常来判断不科学
发布时间:2020-10-25
浏览次数:2225

  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当面对地震带来的灾难时,我们不禁会设想,如果能够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等,是否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么,我们现在究竟是否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呢?

  地震预测有长短期之分

  据《光明日报》报道,对地震的预测可以分为长期预测(十年以内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测)、中期预测(一至两年以内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测)、短期预测(三个月以内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测)和临震预测这几种。其中,临震预测是对近期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测,最具有减灾性。

  据《钱江晚报》报道,目前国际上可以做出地震的长期预测,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临震预测的成功案例也有。浙江省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的钟羽云教授介绍,就如我国成功预测了1975年2月4日的7.3级辽宁海城地震。当时,我国地震工作者对这次地震做出了精确的地点和震级预报,在地震发生前一天作了预警,及时转移当地居民,极大的减少了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

  目前的预测方法

  据《杭州日报》报道,目前用到的地震预测方法有“地震方法”和“地球物理场”两大类。对地球物理场研究是业界公认最靠谱的一类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第一,在地下岩石放置仪器,根据仪器提供的挤压强度数据来预测地震;

  第二,在地表上放置几个GPS设备,用卫星监测GPS之间的位置变化,来判断地表是否有强烈活动,进而预测地震;

  第三,通过监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分、水温水位等来预测地震;

  此外,还可以用仪器监控磁场,根据磁场的变化来预测地震。

  动物异常行为与地震没有关联

  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有些敏感动物在地震断层破裂前会有些感知。但据《钱江晚报》报道,实际上用动物来预测地震情况很复杂、没有规律,科学家们不能用这种“经验之谈”来预测此类重大事件。再者,动物行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饥饿、领土之争和气候变化影响,因此不见得动物有行为异常就可能要发生地震。(雷雪梅)

  本文由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勇进行科学性把关。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深圳科普月】,了解更多科普月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