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科普:是谁第一次尝试用科学办法探测外星人?
发布时间:2021-01-22
浏览次数:1261
音频科普:是谁第一次尝试用科学办法探测外星人?

德雷克提出了寻找外星人的奥兹玛计划,请天文台的领导批准。当时,绝大多数天文届的人,尤其是德高望重的天文学家,都不太相信宇宙中存在外星人。
天文台台长叫奥托(Otto Struve),是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是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第一任台长。很幸运,奥托不仅是个富有同情心的人,而且对宇宙中普遍存在外星人持肯定态度,支持任何有助于找到外星人的切实行动,所以他很支持德雷克,准许德雷克使用天文台刚建成的口径26米的(Howard Tatel telescope)射电望远镜,并督促他快点进行。
在1960年春天,一切准备就绪。1960年4月8日早晨,美国西弗吉尼亚山上,既寒冷又雾气沉沉, 但这些都对于年轻的天文学家德雷克的激动心情毫无影响。29岁的德雷克,把起床的闹钟上到了凌晨3点,准备开始用射电望远镜对准精心挑选的恒星。观测的重点不在于恒星本身,而在于接收恒星附近可能存在的行星上或者卫星上的外星人发射的无线电信号!
德雷克选定的两颗恒星是天仓五(鲸鱼座τ,Tau Ceti)和天苑四(波江座ε,Epsilon Eridani)。
天仓五,距离地球11.9光年,位于鲸鱼座中,3.49等,肉眼可以看到。天仓五大小与亮度都与太阳很像,但没有太阳那么活跃,2012年,由英国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的天文学家米克(MikkoTuomi )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它周围可能有5颗行星。2017年,该团队确认它周围至少有4颗行星,质量都比较小,其中两颗处于宜居带边缘。宜居带,是距离恒星不太近也不太远的区域,温度刚好合适,使行星上的水能够以液态状态存在,适合生命生存。我们地球就位于太阳的宜居带中。
天苑四,位于波江座,距离地球10.5光年,3.73等,肉眼也能看到。天苑四经常是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地。虽然从自转速度上看,天苑四很像太阳,但它比太阳年轻许多,只有8亿岁,而我们的太阳已经50亿岁了。2017年5月,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的天文学家凯特(Kate Su)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索菲亚平流层红外天文台(SOFIA),发现天苑四很像我们太阳系年轻时的模样,还有内部的小行星带和外边的彗星带。天苑四已确定有1颗行星,还有两颗行星待确定。
德雷克对天仓五和天苑四进行了150多个小时的观测,没能发现外星人的信号。虽然没有接收到外星人的信号,但是,他完成了一项先驱性的工作,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科学搜寻地球之外智慧生命( 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的先河。为后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思考及建议。
现在,德雷克已经被尊称为寻找外星人之父,他在《回忆奥兹玛项目》(A Reminiscence of Project Ozma)的文章中写道:
“每当我回忆奥兹玛,总能想起凌晨4:00的绿堤有多冷。我在8岁的时候,就对人从哪里来很好奇,很想知道在宇宙中其他星球上是否到处都有像我们这样的外星人?很自然,有一天,在绿堤,我开始计算用26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能探测到多远的星球,假设那些星球发出的无线电通行信号与我们地球的一样强。在计算出可探测的距离范围内,找出几颗像我们太阳一样的恒星进行探测,因为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周围最有可能存在像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在像地球的行星上,最有可能存在像我们人类一样的外星人。最终计算结果是10光年左右。”
今天,寻找地外文明经历了漫长而坎坷的岁月,积累了日趋丰富完善的技术、方法及科学思想,我们确信,终将有一天,人类会找到“我们是否孤独”的问题的答案。
寻求外星人的过程,不管其结果如何,都将是人类对认识自我做出的必要努力。思考寻找地外智慧生命,意味着思考我们的地球、宇宙及我们自己。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认为,寻找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相信地球上生物发展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整个宇宙,宇宙上遍布着与人类相似的“外星人”,当宇宙开始灭亡的时候,所有宇宙智慧生命的互相联系与合作,可能是拯救宇宙的唯一方式。
寻找地外文明,绝不只是少数充满好奇心的天文学家的事,它是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