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面对大虫子,怎么才能不滋儿哇乱叫?
来源:地道风物
发布时间:2021-02-02
浏览次数:1593

▲ 大蚕蛾有多神奇?点击图片即刻众筹同款拼插纸模!

-风物君语-

博物君说虫子很可爱

我能信他么?

豆瓣上面有一个讨论“大家有没有连看图片都觉得害怕的动物和昆虫?”,其中有一条回答是这样的:

时隔两年,向这位在我们邻居博物锻炼下欲罢不能的「已注销」网友表达关切慰问。博物在科普内容输出这条路上走了十七年,据说其间收到滋儿哇评论最多的物种是昆虫,今天风物君(在博物君胁迫下)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面对大虫子,怎么才能不滋儿哇乱叫?”。

▲ 看到它,你会滋儿哇乱叫吗?图/唐志远

为啥滋儿哇?根据1977年出版的《Thebook of lists》一书里的调查显示,在人类最害怕的事情里,昆虫这一选项位居第三,竟然远超死亡!生活中不少人或多或少的有“昆虫恐惧症”,见证过众多网友在面对昆虫时的疯魔场面后,我们摆事实讲道理,把原因大致整理如下:

看人先看脸,昆虫同理,绝大多数颜即正义的控诉者都说昆虫长得太膈应人。客观来说,比起和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哺乳动物,昆虫的长相倒也称不上丑陋,但确实有些异形的劲儿。

头顶一对长长的触角扑扑棱棱,头部还有分不清的单眼、复眼,下方有细长锐利的口器加持,看起来就是个分分钟能刺穿我们皮肤,并且注入毒液的狠角色,满是攻击感。

☞ 前方高能

▲ 南方人恐怕深有感触。图/pinellastermite.com

看完脸,再看腿,腿也是被大家cue的较多的一个点。常见的哺乳动物骨骼大部分都长在躯体内部,但是昆虫的骨骼却长在躯体外部。这个不收敛还外露的操作,很大程度会给人带来观感不适。

成虫有六条腿,腿又由四个部分组成,多数细长或有毛发、锯齿,所以肉眼可见一节一节,支支叉叉,密密麻麻,来回爬动。基于网友们对昆虫腿部的评论,最后的总结升华就是:没有腿的不行,腿很多的也不行,腿很长的还不行,爬的快的更不行。你们到底想让人家虫虫怎么样吗?!

☞ 前方高能

▲ 大蜘蛛,你是来要我命的吗?图/realtor.com

还有一些人声称害怕昆虫腹部以及昆虫幼虫,主要因为它们软绵绵、不停蠕动,关键有些毛毛虫还长了一簇簇又硬又炸,看起来就让人浑身不舒服的毒毛,排列紧密点更是要了命。有一个女孩自述曾在班主任的课堂上,被一只毛毛虫吓到声嘶力竭,直接破音,另一个女孩追评自己能当场弹射并尖叫着重现《Opera2》的名场面。

☞ 前方高能

▲ 别害怕,这只昆虫只是被自己的粪便淹没了。图/berniedup

因为昆虫体型较小,所以还有人害怕它们会钻进自己鼻孔、耳朵、后背;加上有些昆虫喜欢组团生活,白天成群结队的蚂蚁蜜蜂,夏夜围着路灯一大片乱撞乱飞的蛾子,分分钟都能逼死密集恐惧症;另有少许人害怕昆虫身上的粉,说它们边飞边掉渣,会把人眼弄瞎。

▲ 我可能不是被咬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图/flickr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曾遭受到来自各类昆虫的叮咬、蛰伤、钻入体内,以及疾病感染等,对它们的恐惧和不了解,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得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昆虫又脏又不卫生。事实上,绝大部分昆虫都对人无害,少量会蛰咬人,昆虫自己的疾病,大多数都不会传染给人类。

▲ 看它多可爱,多乖。图/Flickriver

昆虫很美也很可爱长期以来,对于昆虫的刻板印象使我们很大程度漠视了这些物种的美和可爱,一旦尝试真正走入昆虫的世界,我们可能也就不会大惊失色,滋儿哇不停了!

▲ 这么美的蝴蝶,你会觉得吓人吗?

摄影/唐志远

通过一些昆虫微距摄影作品,很容易瞥见自然造化赋予它们的美和可爱。在运用色彩上,昆虫简直是自学成才,风格最多的穿搭博主,有的身披对比色,鲜亮艳丽,还配有图案好看的花斑,有的清淡素雅,造型奇特优美,它们使得整个自然界变得异彩纷呈。

▲ 这位“穿搭博主”喜欢淡雅风格。

摄影/唐志远

蝴蝶、蝉等有翅膀的昆虫在阳光或者灯光的照耀下,翅膀表面波光粼粼,晶莹剔透,肌理感满满。还有一些昆虫自带美丽的金属光泽,精妙绚烂。

▲ 很多昆虫简直是一位色彩大师。

摄影/唐志远

昆虫的可爱体现在它们的形态上面,夏天的池塘里,蜻蜓在水面梭巡,俨然一架小型直升机;切叶蜂紧抱着叶片,活脱脱的叶片运输机。

▲ “直升机”正在急速飞行。

摄影/唐志远

除此之外,这些小家伙们为了生存煞费苦心,单从它们的行为上来说,别有一种蹩脚蠢萌的可爱。通过东施效颦,逃避天敌,昆虫把自己捯饬的像模像样,单是树叶,就有好多种拟态形式:平整的绿色树叶、长有病斑和伤痕的枯枝败叶、主动“内卷”的树叶等,可谓栩栩如生。

▲ 这位小可爱正在伪装成树叶。

摄影/唐志远

怎么才能不滋儿哇?面对大虫子,怎么才能不滋儿哇呢?扬长避短,先从放大昆虫的美开始,我们的邻居博物&MAKEBUG最近联合出品了一套「昆虫拼插纸模」,通过赋予纸张生命,把昆虫近距离搬到大家面前,在高度写实的基础上,再做艺术化处理,实物真的就一个词:绝美。

▲ 你能分清楚哪个是真昆虫,哪个是模型吗?

图/博物

看图你是不是就已经真假不分了?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