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洪涝之后,如何防病?
发布时间:2021-07-27
浏览次数:584

近日来,河南省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强度甚至是千年一遇。洪涝灾害发生后,在进行灾后重建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更需要严格防毒防病!

1

灾后常见疾病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由于洪灾期间降水量大,温度、湿度、水位等对病原体、传染源、宿主等的生长繁殖产生影响,如果洪水淹没了某些疫源地,则会导致大量疫源地动物迁徙,形新的疫区。洪灾后常见各种寄生虫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等,发病快、危害大。

肠道传染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引起,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诺如病毒感染等。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也有可能感到恶心、想吐、食欲下降。通过水、食物、昆虫等媒介,以粪口传播为主要途径,潜伏期短、发病快、传染性强,是最常见的洪灾后疾病。

其他疾病。洪灾发生后,部分地区的内涝积水可能较长时间内不退,昆虫叮咬及污水浸渍导致该地区群众皮肤炎性感染,皮炎发病率高。自来水水管若被污染,退水后应仔细清洗,水龙头应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饮用污染严重、未经严格消毒的水易导致水源性疾病。

2

洪涝灾区进行预防性消毒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洪涝灾区预防性消毒指引(2021年)》,根据灾情及当地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有针对地及时开展清洁卫生与预防性消毒工作,以消除洪涝灾害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

灾后消毒工作应在疾控机构消毒专业人员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工作人员要了解各种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尽可能选择消毒效果可靠,简便易行,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的消毒方法,正确实施消毒措施。

从事现场清污的消毒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进行现场消毒时应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饮用水、洪水退后的公共活动区域、集中安置点是消毒重点,及时清理动物尸体、淤泥、垃圾和粪便,做好无害化处理。

加强腹泻和发热等症状监测,如发现新冠或其他传染病疫情,应按照相关标准指南及时做好疫源地消毒工作。

3

灾区群众预防措施

保证饮水安全。发生洪灾后,不可饮用生水,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方可饮用,煮沸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式;用缸、桶、锅等容器储存饮用水时要加盖并保持清洁,必要时可消毒处理;自觉保护水源,不向水源地倾倒垃圾或污水、粪便。

保持环境卫生。人畜要分居,禽畜必须圈养;垃圾应倒在有盖的垃圾箱或垃圾桶内,不要随处乱扔乱倒,以免随风飘扬、污染环境;饭前、便后、准备食物之前,都要用肥皂洗手,洗手时尽量使用流动的水。

注重食品安全。对放置时间较长的食品,食用前观察是否已经腐败变质;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用干净的流水洗净;食物要烧熟煮透,趁热食用,使用后的餐具要及时清理干净。

预防蚊虫叮咬。洪灾正值夏季,蚊虫较多时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暴露在空气中的位置可以涂抹驱蚊剂;晚上睡觉时尽量使用蚊帐,也可以使用蚊香或电蚊香液驱赶蚊虫。

重视心理健康。学会接受自己在遭遇洪灾后的悲伤、恐惧和慌乱情绪,排解不良情绪,可以向亲人、朋友倾诉,将悲伤和恐惧等不良情绪疏导出来,尽情的哭泣有助于释放自己的情绪,缓解痛苦,必要时可以向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随着台风“烟花”登陆,新一轮强降雨袭来,防毒防病尤为重要。

河南、上海、浙江等地的人民群众、消防官兵及民间救援队人员,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风雨同舟,平安归来!

来源:网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欢迎扫码入群!

深圳科普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