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地处沙漠中,月牙泉如何做到千年不枯?它的水源来自哪里?
发布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1521

甘肃省敦煌市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除了闻名天下的“敦煌石窟” “敦煌壁画”,还有千年不枯的月牙泉,又称“天下第一泉”。地处一片沙漠中,月牙泉是如何做到千年不枯竭的?它的水源来自哪里?



一、月牙泉位于哪里?

在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外,有一座鸣沙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的主峰海拔1715米。在风力作用下,总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和大致不变的形态,千百年来鸣沙之声不绝于耳,因此得名“鸣沙山”,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就坐落在鸣沙山中,因外形很像一弯新月而得名。在当地,月牙泉也被称为“药泉”,是因为月牙泉生长有一种藻类植物,每棵长着七根细枝,每枝又长着状如柳叶形的叶瓣七朵,当地人把它称为 "七星草”。相传,七星草可以催生治病,所以月牙泉也被称为“药泉”。 

从图片可看出,月牙泉四周都是沙漠,“沙水共生,山泉相依”,成就“沙漠第一泉”之世界奇观。然而,也正因为月牙泉处在茫茫沙漠中,我们不禁担忧,可能一场沙尘暴就会将月牙泉掩埋掉。



其实,我们的担忧是多余的。月牙泉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就已存在,历经千年之久,非但没有被周围的沙漠所掩埋,泉水也没有枯竭过,如今更是成为著名的网红打卡点。之所以没有被沙漠掩埋,主要是因为月牙泉三面环鸣沙山,风会从风口吹入,然后沿着泉水的四周作离心上旋运动,把周边的沙子往上吹,保证了月牙泉不被鸣沙山的沙子所掩埋。


二、那月牙泉的水源来自哪里呢?


古代的时候,由于科学技术落后,人们为月牙泉水源来自哪里感到困惑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加以祭祀崇拜。但近年来的研究为人们揭开了谜底,月牙泉的水源来自于党河地下水潜流的渗透补给。


党河是疏勒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疏勒南山南坡和党河南山北坡的冰川群。河流出肃北县后,穿过鸣沙山,在党河峡口进入党河水库,流入党河总干渠,入敦煌绿洲,在敦煌市汇入疏勒河。不过,修建党河水库后,由于下流水量的减少,党河已经很少和疏勒河汇流了。



党河距离月牙泉最近的地方约为3.5千米,虽然没有在地面上直接补水给月牙泉,但党河海拔比月牙泉高出40-60米,流经党河的河水受到两地海拔落差的影响,会通过地下水潜流的方式渗漏到月牙泉,源源不断的给月牙泉补给水源,这就是月牙泉千年不枯竭的原因。

三、月牙泉枯竭危机

千百年来,月牙泉主要依靠党河地下潜流的补给,才没有枯竭。


1975年,党河水库建成后,流经鸣沙山-月牙泉附近的表面水量大大减少。加之敦煌人口增加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导致生活和工业用水剧增,人们大量抽取地下水,使依靠地下潜流补给的月牙泉水位不断下降,近乎枯竭。


1999年,月牙泉一度露出了湖底。2010年,月牙泉水深仅有0.5-1.0米,水域面积剩下8亩左右,无法形成月牙形状。再这样下去,千年不枯竭的月牙泉将成为历史,而我们就是破坏月牙泉的千古罪人。



为了保护历史遗迹,拯救将要枯竭的月牙泉,相关部门决定对月牙泉进行人工干预、人工补水。在党河水库的下游、距离月牙泉约6公里处,斥8100万元巨资修建了12个渗水场,每年抽取党河水库600多万方水,通过自然渗漏和地下河径流的形式,向月牙泉周边渗漏补水。通过禁止开采周边地下水、建设渗水场等补救措施,月牙泉逐渐恢复到往日的水位线,月牙泉重新活过来了。


欢迎扫码关注深i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