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隐士”菊花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李 俊
发布时间:2024-06-27
浏览次数:802


闻花识城

春意藏,夏初长。眼下正值“北京夏菊”绚丽绽放时,不同于传统菊花,它盛开在炎炎夏季。

目前,我国菊花品种有3000多个,依据花色、花期、花瓣、栽培、用途等不同,分类方式也多种多样。“北京夏菊”是其中一种。它由多种菊花反复杂交育种而成,花期早且较长,为每年的5—11月。

菊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别名秋菊、九华、黄花等,经常出现在诗歌、绘画和传统节庆中。我国古代文人对菊花倍加称誉,菊花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就是明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东晋时期陶渊明的传世名句,也是大多数现代繁华都市人向往的生活,无拘无束、悠然自在、怡然自得。篱笆墙下一席黄花,翻开了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

菊花还被称为“世外隐士”,象征着顽强,是正直不屈、高雅纯洁的化身。除了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神话故事中,菊花还被赋予吉祥、长寿的美好寓意。唐代元稹曾感慨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是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

菊花色彩丰富,不同花色的花语,也是千差万别。红菊花的花语是真诚、爱,暗红色菊花的花语是娇媚,黄菊花的花语是高贵、尊重,粉菊花的花语是期盼爱情的到来,白菊花的花语是悲伤、哀挽。总之,菊花花语寓意深远,或高洁傲世,或富贵安康,或淡泊名利,颇得世人青睐。

我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周官》《埠雅》。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月令》篇中记载:“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其中的“菊”字也写作“鞠”。菊花每年在秋末开放,故菊花也叫“秋花”。先秦屈原的《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是早晨饮落在兰花上的露水,晚上吃秋季落下的菊花。这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

在秦朝国都咸阳,曾举办过菊花展销盛会。由此可见,当时的菊花栽培风气极盛。唐朝菊花的栽培也很普遍,嫁接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升,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在清代,育种方法的提出,使得菊花品种数量激增。此时,我国菊花传入欧洲,引入北美。如今,中国菊花遍及全球,享誉世界。

作为我国传统名花,菊花不仅供观赏、布置园林、美化环境,而且用途广泛,可食、可酿、可饮、可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花花形多样、颜色鲜艳、观赏期长,尤其盛开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傲霜怒放,不畏凌寒,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北京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元明时期,民间多养菊花,传统艺菊(人工培育菊花盆栽)水平很高,从辽代起赏菊传统逐渐兴盛,延续至今。每年秋季,北海公园的菊展是不能错过的菊花盛宴,陶然亭公园也曾经是老北京斗菊的好场地。1987年,菊花被定为北京市双市花(菊花、月季)之一。1985年,《太原日报》开辟专栏对丁香、月季、芍药、牡丹、迎春花、玫瑰、菊花、紫藤、榆叶梅等9个候选花卉,开展投票活动选择市花,最终,菊花从中脱颖而出,以1576票排名第一。1987年,山西省太原市选定菊花为市花。太原市依托古晋阳八景之一“双塔凌霄”,充分挖掘菊花传统文化内涵,完美展现了菊花的深厚历史底蕴。

(作者系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欢迎扫码关注深i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