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的地位不可动摇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单守庆
发布时间:2024-09-23
浏览次数:795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阵子受汛情高温等因素影响,人们对蔬菜涨价议论纷纷。有朋友一问黄瓜价格,干脆不买了;又问菠菜价格,不买了;继续问,白菜也不再是“白菜价”了……人们从蔬菜果肉,聊到米饭馒头,聊到正餐以外的各种小吃。

中国人的“食”,分为主食、副食和零食。从名称、内涵和顺序,就能看出它们在餐桌上的地位。主食:主要食品,指稻米、小麦、玉米、豆类等粮食和块茎类食材制品,如米饭、馒头、饼、粥。副食:非主要食品,即副食,指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等多种食材制品,如热菜、凉菜、荤菜、素菜、汤菜。零食:正餐以外的食品,统称零食,如小吃、干果、糖果、休闲食品。

主食、副食和零食,都有各自存在的重要价值。从自古积累的饮食养生经验来看,它们都不可或缺,又各有其责,也不可喧宾夺主。中国人一脉相承的饮食特点,是以谷物为中心,平衡膳食。对此,《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指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还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形式直观呈现:日常食品分为五层,主食类占据最底层,摄入量最大,意味着主食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并建议,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食物为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到“吃得健康”的深刻变化,不过受国外饮食文化影响,饮食消费领域出现一些误解和误区,使部分人的饮食观念和饮食行为有了一些新特点。首当其冲的就是谷物制品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蛋奶肉等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所占比例持续提高,也就是说,主食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原本是人们最熟悉、最推崇的主食,如今却遭遇不同程度的冷落,甚至是被拒吃。

有人认为“主食只包括谷物和杂豆”,其实这个认识是很不全面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是谷薯类食物,有“谷”有“豆”还有“薯”。薯类中的马铃薯,2015年被我国确定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是主要的主食来源。

有人觉得“主食没营养”,可以少吃或不吃主食。对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员张坚表示,“这绝对是错误的。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也强调:“主食除了提供能量外,也会给人体带来很多营养。”

有人担心“主食热量高,吃多容易发胖”。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孙建琴说:“认为主食所含热量高而拒吃主食的观念是错误的。正确的减肥方法应该是保证主食摄入量,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

对于主食的误解和误区,一方面是告诉人们,生活中越是熟悉的东西,越容易被忽略,越不容易被理解;另一方面也侧面提醒人们,健康饮食更要敬畏科学、捍卫常识。

9月15-25日,是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希望活动期间,与会专家能从健康饮食的角度去审视一下、思考一下、科普一下:中国人饮食以主食为主的地位不可动摇。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餐饮文化大师)

点击查看 中国科普资源名录 资源展示

点击查看 中国科普资源名录 资源需求


欢迎扫码关注深i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