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插茱萸,重阳古韵的岁月回响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顾卓雅
发布时间:2024-10-11
浏览次数:715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10月11日,农历九月初九,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这个古老的节日,你会做些什么?是登高望远、赏菊饮茶,还是品尝重阳糕,与长辈共度温馨时光?唐代诗人王维的重阳节是在异乡度过的,他只能将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在诗中。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他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登高赏景自是惯例,但王维笔下的“茱萸”更令人印象深刻,被广为传颂。诗中的茱萸不只是节日的点缀,更寄托着深沉的情感。那么,茱萸与重阳节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

茱萸出现在重阳节的习俗中,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的故事。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在九月九日告诫他:“你家今日将有灾厄,需佩戴茱萸囊,登高避祸,方能免灾。”桓景照做后,果然躲过了灾难。从此,每逢重阳,人们纷纷效仿,佩戴茱萸。这个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也奠定了茱萸作为“辟邪翁”的文化象征。由于茱萸被视为能够驱除恶气、抵御寒邪的吉祥物,因此,佩戴茱萸不仅成为重阳节的风俗,更代表着祈求平安的心愿。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古人佩戴的茱萸究竟是哪种植物?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或草茱萸,还是芸香科的吴茱萸或食茱萸?虽然它们都叫“茱萸”,但隶属不同科,生物特性与气味也有所不同。

古籍记载,重阳节的“辟邪翁”茱萸因气味浓烈而被视为有祛邪的功效。魏晋时期,曹植在《浮萍篇》中提到:“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我国最早记录地方风俗的著作《风土记》,由西晋时期“周处除三害”故事中的周处编撰,书中记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在4种茱萸中,山茱萸和草茱萸虽外形美丽,但气味清淡,不符合“茱萸自有芳”“茱萸气烈”的描述。

吴茱萸和食茱萸的枝叶和果实均有浓烈的香气。其中,吴茱萸是重要的中药材,汉代《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重阳时节,天气由热转寒,正是瘟疫易发时期,吴茱萸的药用功能尤为重要。而食茱萸虽有香气,但枝条带刺,不适合佩戴。由此推测,重阳节古人佩戴的茱萸可能是吴茱萸。

不过,也有学者根据地理分布推断,王维诗中的“茱萸”或许是山茱萸,因为它产自诗人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附近。山茱萸也是一味中药,在汉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有“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强力”的功效。

围绕茱萸的争论,折射出的是岁月的更迭。如今的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传统已逐渐淡出,被赏菊与吃重阳糕等新习俗取代。这一社会习俗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节日意义的重新理解。早期重阳节重在避邪保健,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长寿与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重阳节的内涵进一步扩展,成为了尊老敬老的节日。

尽管今天的重阳节人们很少佩戴茱萸,更多的是陪伴长辈欣赏秋景,但作为重阳节的象征,茱萸早已融入我们对节日的感知与记忆。它与秋天的风一起,将古人的祈愿与深情化作无形的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茱萸的香气,依旧弥漫在重阳的时光里,守护着这个节日的古老韵味。

(作者系复旦大学博士、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点击查看 中国科普资源名录 资源展示

点击查看 中国科普资源名录 资源需求


欢迎扫码关注深i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