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 > 图片专区
创设问题情境 点燃探究激情
发布时间:2019-12-21
浏览次数:8456
8456 3
关注
创设问题情境 点燃探究激情
邱 云
为了全面落实阳光教育的文化理念,我校对阳光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作了统一规定:即根据学校三级建模的思路,我们物理组确定了以阳光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的阳光高效课堂探究教学模式,即“发现问题→自我探究→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概括总结”的新授课探究教学模式,其中,“阳光环境•生命探究”是最本质的特征。
自从学校推行阳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老师们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都比较熟悉了,而对如何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还缺乏研究和经验。
通过教科培中心的培训,我知道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情境是建构之源,一节符合阳光高效课堂要求的物理课,一定要借助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所以,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情境创设成为物理先导小组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时应该啃下的第一块骨头。
作为阳光高效课堂研究先导小组的成员,我承担了第一次研讨课的任务——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强》第一节的教学任务。
一、第一次课例研究的剪影
这是第一次的情境导入与问题提出的过程:多媒体展示一幅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图片;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在沙滩上走过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串串的足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足迹产生呢?”大家讨论讨论,商量商量。
学生:是压力吧,压力会使沙滩发生形变。
老师:好,这就体现了压力有作用效果了是吧?
这象同学们所探讨的结果一样,压力是有作用效果的。
板书:压力的作用效果
再出示图片:在白茫茫的雪地上,除了一个雪人,一个小孩、一个滑雪的大人之外,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滑雪的大人在雪地里留下的鞋印浅一些,而小孩在雪地里留下的鞋印较深一些。
师:那么雪地里印迹的深浅不同,这个说明了什么?
生:作用效果大小不同。
师:很好,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是不一样的!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与什么有关呢?哪些因素对它构成影响呢?
看来这是个问题了,同学们现在好象没思考出来。不要紧啊,下面我们一起来跟老师做个小实验:
我们每个人都拿出一支笔,把笔帽打开,用你的中指和拇指分别压笔尖和笔尾,稍稍用力,用同样的压力去压,你感觉一下你的感受一样吗?再仔细观察,笔尖和笔尾在结构上有何不同啊?
带着同学们这些体会,结合同学们看到前面两幅图片讨论一下: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我觉得可能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师:请说说你的依据。
生:同样是笔尖的话,用很小的力和较大的力产生的感觉不一样的?(不痛、很痛)
所以我感觉和压力的大小有关;用同样的压力去压笔尖和笔尾,压笔尖的中指痛,而压笔尾的拇指不痛,是因为笔尖与笔尾与手指接触的面积不一样(小、较大)所以我认为和受力面积可能有关?
师:很好!大家是不是这样的感觉啊?
板书:压力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师生顺利地进行了《压强》有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与平时的教学相比,课堂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没有看到学生活力四射、智慧迸发的学习状态,而这一点正是阳光高效课堂所追求的学生生命阳光的外显特征。
在学校的评课、议课的过程,老师们认为我的教案预设得很详细、具体,但考虑得过细,没有放手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有些学生课前已掌握的内容可以不讲;虽然创设了问题情境,但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简单,琐碎,没有太大的震撼力;不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去深入思考,去更深层次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也不能达到对所学知识较好的建构。
上完第一次课例后,经过教科培中心的领导曹主任和科组老师们的帮助,我在另一个班再上了同样一节修改后的《压强》的课例。
二、第二次研究课例的精彩
课前,我仔细分析了《压强》一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本次研究的主要任务,明确了情境导入在探究式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我第一节课的情境导入没有很好地提出学生有兴趣的问题,不符合“问题式探究教学”的要求。由于开头这一锤就没有砸响,以至于影响了整节课的学习效果,因而,在接下来的行为跟进中,我重点对情境导入的环节进行了改进。
情景导入:这次情境导入选取了社会生活中一个真实的案件侦破的实例。这是一段扣人心旋的“科技刑侦之足迹密码”的视频片断:故事发生在2002年6月24日凌晨一点,兰考县小宁乡西哨村里,四名蒙面人翻墙而入,惊醒了熟睡中魏永奇。魏刚要反抗,就被一名蒙面人的匕首一刀刺中,入室抢劫演变成了杀人的悲剧。小小的兰考县在短短的四个月波澜不断,连发四起抢劫案。而犯罪分了又具有比较强反侦查能力,头上戴有头套,手上戴有手套,现场除了几枚足迹外没有其它的痕迹。这几枚足迹就成为侦破的唯一的线索和证据,也是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希望……
因为案情的真实性,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全班学生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视频,看得特认真。没有了以前那种漫不经心,也没有了以前那种浅尝辄止的情况,看来,这个有一定惊险和刺激的已经悄悄地把学生带入了侦破案件的情境中去了。
提出问题:视频最后定格在罪犯留下的那一枚枚的“足迹”上,我顺势提出问题:通过图片中的脚印的大小、深浅能够推测罪犯的哪些信息?请用《压力》一节的知识来解释这些信息,提出侦破方案。
自我探究:学生此时已经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刚提出问题,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对《压强》一节内容的学习之中,有的同座位的同学开始小声讨论,交换意见。看得出,学生此时已经完全沉浸在对“脚印信息”的分析之中。
合作探究:看着同学们已经有了答案的神情,我适时宣布开展小组交流。小组内,大家充满了对问题探究的情境,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平时小组合作交流时那种少数人发言,多数人当听众的状况此时一扫而光。
交流展示:到了展示阶段,学生信心十足,好像都是胸有成竹的侦探家,一副“不揪出杀人凶手誓不罢休”的神情。争先恐后的学习热情将这节课推向了学习高潮,学生很清楚地表述到:
根据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脚印的大小和身高对应,脚印的深浅和体重对应。脚印的大小可以判断出脚的大小,根据人体骨骼学原理,人的身高和脚的大小一般是成比例的;脚印的深浅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体重,人越重踩地上当然越深了。
学生的陈述已经清楚地显示,他们对《压强》一课已经形成一定的知识构建,通过小组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学生会很快算出脚印的面积,通过实验推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即压强大小),根据压强公式的变式,从而侦测出这个犯罪的大致体重,从而达到情境问题的完美解决。这种让全体学生参与、体验,亲自侦破案件所构建的《压强》知识体系岂不让学生回味无穷?
拓展延伸: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否运用到生活中,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最关心的。于是我让学生列举了几个生活中的实例,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迅速作出解释:
有学生说:为什么司机超载会受罚?若把超载时和不超载时对地面的的受力面积看作不变的话,超载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自然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即压强变大,会把路面压坏,搞不好甚至车胎都要压爆了,于是一车人的生命安全就受到威胁了;超载,质量变大了,惯性就变大了,在转向时就非常难以改变车的运动方向,也会造成危险。
还有很多同学列举生活中的切蛋器、很多车轮的车子、医生打针的针头、宽宽的书包带、铁轨铺在枕木上等与压强有关的生活的例子,解释得好,迁移得快,运用得活。
三、研究课例带给我的感悟
何为阳光?课堂的阳光是教师的和颜悦色,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激励,也是学生热情的参与和主动生动的学习状态;何为生命?课堂的生命是活力四射的思维样态,更是智慧生长的成功状态;何为高效?是课堂的快乐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携手共进。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作者的其他作品
2022-04-26
13050
2021-11-01
150083213
2021-11-01
5148654
2021-11-01
9661332
2021-11-01
3211123
2021-11-01
2298445
2021-11-01
236166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