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创作让城市街景更生动
来源:深圳晚报
发布时间:2021-01-15
浏览次数:2854

卢弘圳和他的作品《我爱深圳》潘潇雨摄

卢弘圳的作品《金雀跃铜锁》,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受访者供图

莫子科的涂鸦作品。受访者供图

莫子科正在进行涂鸦创作。潘潇雨摄

卢弘圳正在创作《我爱深圳》涂鸦作品。潘潇雨摄

原标题:涂鸦创作让城市街景更生动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月15日讯(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潘潇雨)沿着深圳的洪湖公园西门处的一条小路进去,在布吉河西岸有一条长达两公里左右的涂鸦墙,上面覆盖了一层又一层风格迥异的涂鸦作品。不同于商业活动,前来这里创作的涂鸦爱好者,能够这里充分诠释自己的创作风格,卢弘圳(艺名Megic)就是其中一员。这些涂鸦爱好者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包容能力越强,其街头文化也就越旺盛,这个城市也就越容易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尝试在涂鸦创作中

加入传统文化元素

在洪湖西路的涂鸦墙,卢弘圳正在用红黄色的喷漆绘制出利索的线条,组成了一幅“我爱深圳”英文缩写字母的变形字,明暗搭配的色彩让作品更显立体。在字母旁边,他画了一只风格抽象的大鹏,寓意鹏城。

在深圳,像卢弘圳这样的涂鸦创作者很少,这个小众而又隐蔽的圈子从2000年开始悄然兴起。卢弘圳称自己为深圳涂鸦圈的第二代,从高中一节美术鉴赏课接触到涂鸦文化后,他喜欢上了涂鸦。同众多涂鸦创作者一样,卢弘圳从字母的变形入手,“从词典里找到喜欢的单词,加一些效果。”卢弘圳认为涂鸦创作很酷。

卢弘圳对涂鸦的喜爱,称得上狂热,知道广州美术学院有一面涂鸦墙后,他就报考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摄影专业。大学期间,与三五好友相约去涂鸦墙涂鸦,成了卢弘圳最喜欢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多人认可涂鸦了,我觉得商机也来了。”如今,卢弘圳已成为一名全职涂鸦创作者,他的上墙创作主要是商业涂鸦活动,“一般是政府或企业找我们去涂鸦创作。”

卢弘圳的作品随处可见木雕设计与卷云纹等中国风元素,“我想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涂鸦中,创作中国本土的作品。”卢弘圳说自己的灵感大多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和《周易》等。

穿梭深圳大街小巷

寻找涂鸦创作灵感

莫子科(化名,艺名Mok)也是深圳的一名涂鸦创作者,涂鸦启蒙于小学六年级时接触的一本篮球杂志,从中学时画黑板报,再到大学加入了有关街头文化的社团,莫子科才算真正入门了涂鸦,“涂鸦技巧一般需要三四年时间去练习、沉淀。”大学四年给了莫子科足够的练习时间。

大学毕业后,莫子科经常穿梭在深圳的大小街头,观察这座城市,寻找创作的灵感。他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后,还接了不少商业涂鸦活动。商业涂鸦在给涂鸦创作者带来收入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个人表达风格。涂鸦创作者的收入来源与自我表达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莫子科已有十几年涂鸦经验,他的灵感大多源于对生活的观察。街边的行人、树叶的纹理,在他看来都有共通性,假如手边有绿色的喷漆,他就能把观察到的树叶元素融入到最新的创作中。

在莫子科的作品里,有不少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他在一幅富有科技感的作品中,画上了一只断了腿的草蜢和几根枯树枝。

他说:“人类生活产生的垃圾,包括塑料瓶、电池等,对自然的污染堪比被我们称为害虫的蝗虫,在创作时我会把自己的思考融入作品中。”他把涂鸦看作是当下自我状态的表达。

城市文化越发达

涂鸦文化也越发达

不同于街舞、说唱等表演型的街头文化,涂鸦的认知度在国内仍不高,再加上喷漆气味和对“乱涂乱画”的刻板印象等,这一文化时至今日依旧饱受争议。

莫子科认为涂鸦让城市风景更生动,也与城市文化存在联系,“深圳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有良好的创作氛围,一个地方的城市文化越发达,涂鸦文化也越发达。”

温馨提示

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涂鸦刻画。深圳有明文规定,禁止在建(构)筑物的外墙及市政公共设施、管线等户外设施和树木上张贴、涂写、刻画。

除此之外,深圳也有一些“网红”涂鸦墙,比如洪湖公园布吉河西岸涂鸦墙、华强北涂鸦墙、梅林绿道涂鸦墙、华侨城创意园涂鸦墙。


汇集深圳最好的科普活动 
                深圳科普网,科普航向表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