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最近,俄罗斯进步MS-21货运飞船在脱离国际空间站前出现了泄漏迹象。
这次事故与去年底俄罗斯联盟MS-22载人飞船的情况类似。俄方认为,很可能都是由外部撞击引发的。
其实,航天器意外泄漏的惊险案例不少,这其中各有哪些原因?科研人员和航天员又该如何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呢?
俄罗斯联盟MS-22载人飞船冷却剂泄露
意外泄露危险大
航天器工作环境恶劣,受到空间环境中的摄动力、极端温度变化、噪声、电磁干扰、振动、流星体撞击等各种因素影响,个别元器件容易发生故障,很难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出问题。更何况航天器往往由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个元器件组成,系统构成非常复杂,可靠性必然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近年来各国发射航天器的数量迅速增长,不断尝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航天器的任务和结构日益复杂,遭遇的意外情况也越来越多。而运行在太空中的航天器无法返回地面修理,万一出现故障,传统人工干预手段有限。其中,载人航天器一旦发生故障,有可能威胁航天员安全,引发灾难。
比如,1971年苏联联盟11号飞船完成与礼炮1号空间站的对接任务后,返回地球途中,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时,爆炸螺栓出现异常,破坏了舱门密封设备,导致返回舱内的空气快速泄漏,3名航天员不幸遇难。
再比如,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入轨途中,外部燃料箱上的绝缘泡沫掉落,击中左侧机翼,导致密封失效且被监控团队忽视。航天飞机再入大气层时,高温气体窜入机翼内部并引发一系列故障,导致航天飞机解体,7人遇难。
国际空间站供航天员长期驻留,已经发生过多次高危险情。2018年8月,国际空间站出现气体泄漏。航天员排查后发现,一艘俄罗斯载人飞船舱壁上有1个1.5毫米直径的孔,如果不及时处理,空间站内的氧气可能在18天内耗尽,恐引发致命后果。
近期,停靠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飞船连续发生泄漏事件,引起外界担忧。去年12月,联盟MS-22载人飞船遭到微流星体撞击,太阳翼附近出现了直径约0.8毫米的小孔,冷却剂泄漏殆尽,飞船失去载人能力。今年2月11日,进步MS-21货运飞船被发现密封失效,温度调节系统发生故障。
联盟MS-22载人飞船遭到微流星体撞击后出现的小孔按常理来讲,成熟飞船接连发生事故的概率很小,所以俄罗斯航天部门对此非常重视。
针对2艘飞船的事故调查仍未结束,俄方技术人员将在地面进行故障复现,以便验证分析,并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提高飞船的防护性和可靠性。接下来,联盟MS-23载人飞船会空载发射,接航天员回家,不容有失。
在轨补救方法多
载人航天器一旦发生故障而泄漏,危险极大,必须尽早发现、迅速处置。这方面经验最丰富的应该是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而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处置方式也大不相同。
遭遇漏气险情时,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会逐个关闭舱门,缩小故障范围。舱段任何位置一旦出现孔洞,从泄漏点向舱外涌出的空气就会产生异常的超声波信号特征,航天员需要使用手持式超声波扫描设备,迅速扫描舱段外壁,确定泄漏点。2004年,航天员曾在命运号实验舱的舷窗上发现泄漏点,确认是平衡气压的U型管与舷窗连接位置密封失效。
分析认为,该U型管未标注“不许拉扯”,舷窗附近也没有另设扶手,于是航天员在附近活动时往往随手拉一下U型管,造成变形松脱,日积月累,导致漏气。后来,国际空间站更换了U型管,又在舷窗附近增加专用扶手。
2018年,航天员发现俄罗斯联盟飞船的舱壁上有泄漏点,决定采取紧急封堵措施:先用胶带进行暂时性封堵,之后使用环氧树脂胶水和纱布进行永久性封堵。
这些看似简陋的手段效果不错,直到该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都没再发生漏气问题。
相比载人航天器,无人航天器一旦出故障,主要会造成经济损失,而这些故障是否值得修是个问题。姑且不说基本不可能开展后续维修的深空探测器,单就近地轨道无人航天器而言,无论是派遣航天员,还是发射机器人去维修,代价可能都要超过发射备份。
随着多功能小卫星受到青睐,“修不如造”的观念很可能更加普遍。当然,如果是特殊的、价值重大的无人航天器遭遇故障,派人上天维修还是有必要的。
在航天飞机时代,每次飞行都承担着修理任务,毕竟它可运送7名航天员,配备有机械臂和各种修理设备,堪称理想的“太空诊所”。
数十年间,航天员们挽救了很多重要航天器,最著名的就是哈勃望远镜,共经历过5次维修,确保其在轨30多年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可惜大多数无人航天器没这么好的“待遇”,主要依靠部件冗余设计和系统重构控制模式来努力排除故障。其出现简单故障时,地面工程师通过遥控指令和上注数据,进行备份部件切换、系统工作模式切换、修改重要控制参数等操作,力争修好无人航天器。如果其遭遇复杂故障,很可能无法挽救。
随着技术进步,无人航天器异常泄漏未必等于“死刑”。航天器工作寿命结束往往是因为燃料耗尽,于是一些国家和商业航天力量推出了修理卫星和加油卫星,本质上是储存燃料、携带零部件和修理工具的太空机器人,可以提供在轨维修、加注服务。
卫星对接开展在轨维修、补加工作示意图
2007年,美国发射首款无人化太空维修试验航天器“轨道快车”。它由两颗卫星组成,一颗负责修理,另一颗是携带各种工具的货舱。两颗卫星平时连接在一起,接到任务后,进入目标轨道,两星分离,修理卫星实施“手术”,货舱提供各种零件或加注燃料,使故障卫星恢复正常。
新技术保障安全
经过多年发展后,各国航天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航天器研制能力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可靠性与安全性得到保障。与此同时,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航天器故障检测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在故障检测方面,美国针对国际空间站开发了新式漏气检测技术,通过在空间站舱段内壁上安装一整套传感器系统,分析舱段异常振动信号。如果空间站出现泄漏情况,各传感器捕获、汇总信号,可以快速精确定位泄漏点。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2020年发射入轨,开展了高速再入返回、控制、回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泄漏碰撞检测系统试验。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实物
该碰撞泄漏检测系统由1台主机和8个高灵敏度声发射传感器组成。碎片碰撞和舱体气体泄漏等会产生声波,系统根据声波到达各传感器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碰撞或泄漏的位置;根据声波能量大小,能够判断碰撞及泄漏程度。通过实时感知航天器结构的微小变化,系统迅速排查故障隐患,并提供解决方案,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
在自我修复方面,智能自修复材料已成为航天研究重点。这种材料借鉴了壁虎等生物自我修复的原理,采用空心纤维,模拟“血管”通道,将两种互不反应的液体制作成“血液”,储存在材料中。一旦材料受到外力撞击,产生裂纹缺陷后,部分“血管”会及时破裂,两种液体流出并渗入裂纹,随后与周边结构发生化学反应,实现材料自愈合,最终实现航天器结构损伤自修复。
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另一种用于航天器外层保护的自修复材料,采用3层结构,外侧两层是固态、坚硬的聚合物,中间夹层是液态树脂。当太空碎片击穿航天器外壳后,液态树脂从材料内部涌出,同时航天器内泄漏的气体将使树脂迅速凝固,封堵漏洞,其硬化过程最快只需数毫秒,有望实现应急即时修补。
展望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应用,航天器将更加安全可靠,帮助人类飞向更遥远的宇宙深空。(作者:杨诗瑞)
欢迎扫码关注深i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