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尖吻鲈(又名尼罗河鲈)是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土著鱼种,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最大个体长到了2米,体重超过200公斤,堪称鱼类世界的庞然大物。
尼罗尖吻鲈(Lates niloticus)的幼鱼和成鱼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颇具威胁的肉食性鱼类,被先后引入到了非洲的多个湖泊中,比如艾伯特湖、维多利亚湖,就埃塞俄比亚的几个高原湖泊也没能幸免。后来,尼罗尖吻鲈还作为养殖品种被引入到了美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性分布的淡水鲈鱼。
在引种的大水面湖泊中,产生后果最为严重的就要属维多利亚湖了。尼罗尖吻鲈在混入维多利亚湖后,很快就成为了湖中的顶级猎食者,数量上也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前来考察的荷兰生物学家发现,在短短30年时间里,尼罗尖吻鲈至少已经造成了200多个非洲本土鱼种的灭绝,生态系统严重“瘫痪”,堪称世界上最严重的物种入侵事件之一。
维多利亚湖的巨型尼罗鲈鱼
在自然水域中,尼罗尖吻鲈的寿命长达16年之久,但只需要短短2~3年的时间就能发育成熟,而且繁殖力也相当惊人。在非洲,尼罗尖吻鲈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降水丰沛的雨季,而且个体越大繁殖力就越高,产卵量在300万~1,800万枚不等。
在食性方面,30公分以下的尼罗尖吻鲈主要以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为食,但体长超过30公分后就开始捕食其他鱼类,罗非鱼、鲶鱼、鲡鱼等都在猎杀名单上。另外,尼罗尖吻鲈对游动的物体会产生强烈的吞食反应,性情非常凶猛,这种习性也进一步提高了该物种的威胁等级。
维多利亚湖悲剧的源头,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在尼罗尖吻鲈的原产地,这种大型淡水鱼是一种非常热门的游钓鱼种,每年都有很多路亚爱好者前往非洲大陆,就是为了与“鱼中巨兽”一较高下。肯尼亚的居民为了发展当地的游钓业,就把尼罗尖吻鲈的鱼苗放流到了维多利亚湖中,之后也一直没有进行人为干预,任其自然繁殖。
被钓获的幼年尼罗鲈鱼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热带湖泊,面积足足有6.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17倍)。在引入尼罗尖吻鲈之前,这里的渔业资源相当丰富,捕捞业也成为了湖区周边5万多名渔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1967年曾估测,维多利亚湖每年可供捕捞的鱼类资源量有75万吨,其中80%左右都是5~7公分长的光鳃鱼,另外20%则为罗非鱼、鲶鱼、非洲肺鱼、野鲮等等,其他产量较低的珍稀鱼类还有250多种。但没过多久,当地的渔民们就发现,尼罗尖吻鲈在渔获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个头儿也越来越大,物种泛滥的趋势已经苗头初现。
维多利亚湖
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尼罗尖吻鲈几乎吃绝了上百种非洲的本土鱼类,曾经的优势物种光鳃鱼“首当其冲”,产量急剧减少。到了80年代,尼罗尖吻鲈已经成为了维多利亚湖中唯一一种具有渔业效应的物种了。
在湖中某些区域,尼罗尖吻鲈几乎吃光了天然鱼群,之后便开始将矛头转向更低等的甲壳类动物和水生昆虫。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尖吻鲈甚至还会同类相残,捕食同类的小鱼,这种现象在维多利亚湖北部已经有不少的目击案例。
据了解,当地渔民甚至还打捞上来过一条体重180公斤、体长1.8米的巨型尖吻鲈,被当地人称为“水中大象”。但当时尖吻鲈的经济价值并不高,即便产量很高也很难创造出理想的经济效益。相反,湖中的彩色鲡鱼却因为数量越来越少而“身价暴涨”,一对就能卖到300~700美元的高价。
泛滥的尼罗尖吻鲈
为了消灭泛滥成灾的尼罗尖吻鲈,利益相关的几个沿湖国家(乌干达、坦桑尼亚以及肯尼亚)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专家们提出的方案也有很多,比如人为捕捞、毒杀、引入细菌性疾病等等。
由于维多利亚湖水面太过广阔,想要通过人为捕捞的方式来消灭这一物种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用毒杀的方式,那么无疑也会给其他鱼类带来毁灭性打击;引入新的病原菌也同样不可行,因为人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专门寄生在尼罗尖吻鲈身上的特异性病原菌。
也有专家指出,非洲的其他湖泊也有野生的尼罗尖吻鲈,但并没有发展到泛滥的程度,这是因为尖吻鲈的幼鱼经常会被其他的肉食性鱼类吃掉,该物种的繁殖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因此,有人认为可以再引入一种肉食性鱼类,让其吃掉尼罗尖吻鲈的仔鱼——但这样做同样也有很大的风险:新引入的鱼种会不会成为下一条“尼罗尖吻鲈”呢?
尼罗尖吻鲈
由于治理难度太大,沿湖的几个国家不得不开始转变思路:既然消灭不了这一物种,那么不妨将其当作经济鱼类,卖到国际市场。
事实上,将尼罗尖吻鲈作为经济鱼种确实有很多优势。
首先,尼罗鲈鱼的味道还算鲜美,营养也很丰富,更重要的是没有肌间刺,这一点恰好迎合了欧美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其次,这种鱼的生长速度快,当年就可以长到上市规格。1.5公斤左右的河鲈非常适合深加工成冰冻鱼片,2004年国际市场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3元/公斤,效益十分可观。
尼罗尖吻鲈的生长曲线,一年就能长到1.7公斤
再者,沿湖各国的捕捞产量都大,市场供应根本不是问题。其实早在1987年,肯尼亚等国就开始尝试性地将1.2万吨尼罗尖吻鲈加工成鱼片,主要的出口市场是西班牙和以色列。此外,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比利时等国的市场也已经开发成熟,前景一片光明。
或许正是看中了尼罗尖吻鲈的潜在经济价值,我国的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也在2003年引入了这一品种。事实上,这并不是我国第一次从非洲引进养殖品种,大名鼎鼎的罗非鱼(国内养殖产量已经达到160多万吨)其实也是非洲的本土物种。
罗非鱼
不可否认,每一次引种都伴随着一定的生态风险,如今野生的罗非鱼在珠江流域泛滥就是有力的证明。和罗非鱼相比,尼罗尖吻鲈的引种风险有过之无不及,估计要不了多久,这一品种就会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尼罗尖吻鲈有很大的几率会进入到自然水域。
目前,我国的水产科研机构正在尝试攻克尼罗尖吻鲈的人工繁育技术,一旦获得成功,离上市销售也就不远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当然是一件有口福的大好事,但对于生态系统而言就不一定了。
总之,尼罗尖吻鲈的引种既有利又有弊,只有坚守住了“生态红线”,这一品种才能真正发挥出正面效益。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