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继“内卷”这个词火起来之后,又有一个词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起来,叫“躺平”,向下突破天花板。
如果把这个词放到动物圈,那大家心目中最典型的“躺平”代表一定是它——翻车鱼。
被咬了还很淡定,躺得是真的平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然而,如果你印象中的翻车鱼就只是佛系划水、懒懒傻傻、随波逐流、经常“躺平”的话,那可能是对它的了解过于片面了!
今天,我准备通过最新的科学研究,来破除大家对于翻车鱼认知的几个误区。
24小时时时躺平?错!
网上看到的翻车鱼照片,大多是侧躺在水面上的,十分慵懒。很多人以为这就是翻车鱼的常态,其实不然。
翻车鱼英文名叫Sunfish,意思是“经常做日光浴的鱼”。如果不是为了美黑(当然不是),那它晒太阳是图啥呢?
翻车鱼:谢邀,活着
图片来自:sportdiver
有研究认为,定期上浮是一种调节体温的方式,可以使下潜的翻车鱼能更长时间地待在寒冷的深水中觅食;也有研究说周期性的上浮和下潜只是翻车鱼保证最大化觅食的捕食策略。
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翻车鱼上浮是为了让海鸟帮它清理体表的寄生虫。
翻车鱼背鳍上的寄生虫
图片来自:oceansunfish.org
总之,对于“翻车鱼到底为啥定期上浮躺平晒太阳”这个问题,科学家还在探索中,但毫无疑问,这并不是它们的常态,只是一天或者一生中的短暂时光。
无论采取哪一种策略,在竞争激烈的海洋中,都能增加生物生存的机会,所以它们其实是以舒服“躺平”的姿态,在迎接生活中的大风大浪。
升华主题了属于是。
图片来自:oceansunfish.org
整个大海处处为家?错!
翻车鱼长得十分奇特,它们不像典型的硬骨鱼那样,长着尾鳍。
另外,翻车鱼的脊柱节数比其他多数鱼要少,肋骨和腹鳍消失,尾鳍也几乎要消失了。虽然没法像其他鱼类那样通过侧向摆尾提供推进力,但却可以由发达的臀鳍和背鳍提供强大的推进力。
翻车鱼的骨骼结构。在德文里,翻车鱼有个绰号叫Schwimmenderkopf,意思是游泳的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图片来自:wiki common
不过,科学家给这些没有尾鳍的大鱼装上了定位装置并进行了遥测研究。
事实证明,翻车鱼并不是一众宣传文案中所描绘的那样,只能“随波逐流”——它们不仅具有强大的水平方向游动能力,还可以纵向潜入深海,研究人员甚至还看到了它们跃身击浪的身影。
动森里的翻车鱼
图片来自网络
等等,定位装置是怎么安装的?
相当不好弄!!!
首先是不好固定。给哺乳动物做定位装置,咱们可以给它做成颈圈,因为人家有脖子;给鸟类准备的定位装置戴法就更多了,除了颈圈,腿环和背负式装置也都可以的。
但翻车鱼就不一样了,它不光没脖子没腿,还没手……
翻车鱼:你再骂?
第二个问题是,定位装置在水下几厘米处就难以接收信号定位了,更别提在翻车鱼经常呆的水面下几十米甚至近500米了。
那么该如何让GPS工作呢?
科学家想了个办法:找来一根1.5米长的绳子,一端固定在翻车鱼背上,另一端固定住一个浮漂式定位装置——浮漂的装置不会给翻车鱼带来什么阻力,不会反复拍打它的身体,绳子也不会缠绕住海洋中的异物或者翻车鱼自己。翻车鱼在水下活动时,定位装置停止工作;而当浮到水面上时,定位装置则会记录下位置信息,并将信息回传。
装好后的效果是这样
大约三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翻车鱼竟然从葡萄牙附近海域跨越了950公里到达了爱尔兰西部海域,而且该区附近的沿岸流方向表明,翻车鱼似乎是逆洋流而上的。
我看谁还说它“佛系划水”“随波逐流”!
不躺平的时候人家长这样
图片来源见水印
之后科学家又采用了精度更高、空间误差更小追踪装置,发现这些翻车鱼的游泳速度和耐力居然不亚于鲨鱼!
这些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区——就是橄榄油广告里经常出现的地方——附近的海域被贴上跟踪器的大鱼,以近20公里的“日速”,在接近100天的追踪过程中跨越了1800公里。(虽然翻车鱼活动的范围不小,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它们可以周游世界的证据。)
偏爱吃水母?错!
人们曾经以为,翻车鱼的主要食物是比它们游得更慢的水母。
但近年来,人们通过对翻车鱼胃容物中DNA的研究发现,水母大约只占食物的15%,更多的是虾、蟹、磷虾等甲壳动物,占到了37%,其他种类的硬骨鱼占到24%。
翻车鱼可能在为了追寻猎物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同样在它们的纵深方向上为了觅食往返于深海和阳光能够投射的浅水层甚至是完全接近海面。
人们还发现,翻车鱼在白天时下潜的深度普遍高于夜间——这与猎物的昼夜垂直迁徙有关。昼夜下潜深度的差异,是一种为了保证取食猎物最大化的生存策略。
看来它们并不是营销号常说的“傻傻笨笨”哦,人家还是有些智慧的。
战术下潜
欢迎扫码入群!
深圳科普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活动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