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最年轻的行星
科学家们在一颗遥远的新生恒星周围发现了一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行星:2M0437b。
研究人员估计,2M0437b的质量是木星的几倍,是在几百万年前与它的恒星一起形成的(大约是夏威夷主岛首次出现在海洋上的时候)。这颗行星如此年轻,以至于它在形成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仍然很热,其温度与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出的熔岩相似。
图为2M0437,图中四个“尖峰”是望远镜的光学元件产生的伪影。
https://scx2.b-cdn.net/gfx/news/2021/infant-planet-discover.jpg
这颗行星和它的母恒星位于一个名为金牛座分子云的恒星“摇篮”中。观测结果显示,它的轨道比太阳系中的行星要宽得多,它与母恒星的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100倍。听起来这很有利于观测,但实际上,因为恒星在天空中移动得很慢,所以确认2M0437b确实是这颗恒星的伴星而非更远天体仍花费了科学家们至少三年的时间。2M0437b促进了我们对行星如何形成、如何随时间变化的理解。科学家们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的发现,以及用未来的技术和望远镜对这类行星进行更详细的研究。相关研究已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来源 / https://phys.org/news/2021-10-astronomers-infant-planet.html
/ 恒星死亡现场发生了什么?
就像一场暴力致死案的目击者一样,哈勃空间望远镜最近向天文学家提供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全面的恒星灾难性死亡最初时刻的景象。过去,科学家们总像犯罪现场调查员一样研究超新星:案发后才姗姗来迟,并试图推理那颗恒星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这次不同:科学家们真的知道发生了什么——换句话说,科学家们实时看到了恒星的死亡。
图为SN 2020fqv。
https://scx2.b-cdn.net/gfx/news/2021/hubble-gives-unprecede.jpg
这颗超新星名为SN 2020fqv,发现于2020年4月。当时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也正在观测这颗超新星。于是,科学家们迅速训练了哈勃空间望远镜和一套地面望远镜。众多观测数据共同提供了恒星毁灭过程中的诸多信息,帮助天文学家了解恒星在死亡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于是,科学家们得知了这颗恒星在死亡前几年、死亡时以及死亡后发生的全部故事。
有科学家将SN 2020fqv称为“超新星的罗塞塔石碑”——古罗塞塔石碑上有三种语言版本的同一段诏书,帮助专家们学习阅读埃及象形文字。而在这颗超新星的例子中,科学家们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确定爆炸恒星的质量,结果都是一致的: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4到15倍。准确地确定超新星爆发中的恒星质量,对于了解大质量恒星的生死情况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来源 / https://phys.org/news/2021-10-hubble-space-telescope-unprecedented-early.html
/ 了不起的Proba-1微型卫星
20年前,也就是2001年10月22日,欧空局的Proba-1微型卫星发射成功。20年过去了,如今它仍在运行,它也因此成为了欧空局历史最久的地球观测任务。Proba-1大约只有一个酒店冰箱那么大,但却负载着两台地球观测仪器,实现了许多技术上的创举。
在欧空局的监督下,高度自动化的Proba-1引入各种当时的新技术(现在已成为主流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欧空局开发的、运行其飞行计算机的ERC-32微处理器等等。
图片来自CC0 Public Domain。
https://scx2.b-cdn.net/gfx/news/hires/2019/satellite.jpg
Proba-1成功发射后,观测太阳的Proba-2和追踪植被的Proba-V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发射。研究太阳日冕的双卫星Proba-3任务则计划于2023年发射。Proba-1搭载了大量低成本、现成的商业组件和系统,它将继续为全球科学家们提供图像和宝贵数据。
来源 / https://phys.org/news/2021-10-mini-earth-observer-proba-years-orbit.html
/ 人工智能寻找系外行星
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大多数系外行星都是用凌日法发现的。但是,用这种方法来探测行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会造成一定干扰,从而增加了在一堆数据中发现系外行星信号的难度。
图为行星的数据表示方法,行星的存在(右)被看作是天空中的一条河流(左)。
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1/discovering-exoplanets.jpg
有鉴于此,科学家们打算使用应用于图像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寻找系外行星。这个项目中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能识别道路、交通标志和摄像头感知到的行人等。借助这项技术,科学家们发现了两颗系外行星:开普勒-1705b和开普勒-1705c,这是用以往的技术无法发现到的。而且,该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估计行星的半径,还能提供关于行星质量的信息。
这项技术不仅对天文观测有效,在观测地球及其环境方面也同样有用:比如说,可以用来探测非法垃圾场和废物堆。相关研究已发表在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
来源 / https://phys.org/news/2021-10-exoplanets-artificial-intelligence.html
/ 蓝色闪光星云 NGC 6905
利用北欧光学望远镜(NOT),天文学家们调查了一个被称为NGC 6905的行星状星云及其中央星。
行星状星云是恒星演化至老年的红巨星末期,因为气体壳层向外膨胀并被电离而形成的发射星云。相较于恒星长达数十亿年岁月的一生,行星状星云只能存在数万年。虽然它们数量相对稀少,但对天文学家研究恒星和星系的化学演化非常重要。
NGC 6905。
https://scx2.b-cdn.net/gfx/news/2021/research-inspects-plan.jpg
在距离地球大约8800光年的地方,NGC 6905因其特有的颜色被称为“蓝色闪光星云”。它的中央星名为HD 193949,是一颗沃尔夫–拉叶星(一种几乎比所有其他类型恒星都热的恒星),半径约为太阳的0.15倍,质量约为太阳的0.6倍。
借助望远镜,科学家们调查了NGC 6905不同区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丰度,还发现NGC 6905中气体的总质量在0.31和0.47个太阳质量之间,而尘埃的质量估计在0.00224和0.00169个太阳质量之间。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rXiv上。
来源 / https://phys.org/news/2021-10-planetary-nebula-ngc-central-star.html
科学审核 / 苟利军 编译 / 雪琪
编辑 / 怀尘 校对 / 诺诺
中国国家天文
Chinese National Astronomy
《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由国家天文台主办。
本刊面向广大公众,提供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收藏价值兼备的天文学内容及文化生活。
欢迎扫码联系科普老师!
深圳科普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活动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