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今年 1 月,我们收到粉丝的爆料邮件称:某品牌私处洗液,竟含有荧光剂!
通过近几年的评测和科普也能感受到,大家对于“荧光剂”的隐忧,远不止于此,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中,荧光增白剂的确无处不在:书、A4 纸、白色 T 恤、塑料包装、护肤品……
大家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触手可及的地方,都有它的身影,生活在“荧光剂”中的我们,岂不是岌岌可危?
今天,老爸评测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被嫌弃的荧光剂」,先说结论:产品有荧光反应不等于添加了荧光剂。
至于荧光剂是否有毒有害,还请继续往下看——
01
荧光剂是什么?
荧光剂,全名荧光增白剂。它是一种荧光染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激发出蓝、紫光,与物体表面上的黄光互补,从而在光学上起到物理增白的效果。
因此,荧光剂也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造纸、洗涤剂、塑料等领域。简而言之,一切白色或者想要增白的产品里,都可能有荧光剂的身影。
按理化性质,荧光剂可分为以下两类:
由此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荧光剂,大多为水溶性的。
02
有荧光反应=
添加荧光剂?
荧光反应,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发光现象。
难道……这些产品都添加了荧光剂?
还真的不见得,日常生活中能产生荧光反应的“东西”可太多了!
最常见的,萤火虫(荧光素)、人的指甲(角蛋白)、水果(维生素)……
很多个护产品的原料中,也具有荧光反应,我们选取了 20 种常见原料进行测试——
其中,牛油果树果脂、植物氢化油、凡士林、依可多因、积雪草提取物、羟基积雪草苷、度米芬、乳酸菌粉、烟酰胺等这些物质,产生的蓝紫色荧光现象与荧光增白剂非常相似。
以上这些成分也常见于个护产品中,如唇膏、乳液、精华、面霜、防晒霜等等……
粉丝留言提到的两款“有荧光剂”的产品,它们的荧光反应就可能来源于原料。
03
荧光剂有毒有害?
那么这些有荧光反应的物质对人体是否有害?实验研究员小姐姐带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
首先,我们参照 GB 30798-2014 的方法,对上述成分进行了可迁移实验。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来,除积雪草甘草复合提取物和荧光增白剂外,其它基本不可迁移或迁移量非常少。
为了验证这些有较强荧光反应的成分对皮肤的影响情况,研究员小姐姐“亲自上脸”,把纱布浸泡在这些成分里,并使用皮肤成像仪进行拍照。
面部湿敷 15 分钟后,揭下纱布我们发现 1 号、2 号和 3 号的荧光可迁移到脸上。
在用清水洗脸后,仅有 1 号和 3 号还残留荧光现象。
3 天后,面部荧光现象完全消失。
总得来说,即使是产品有荧光反应,但不一定会迁移到皮肤上;荧光迁移也并不可怕,它会随着清洗、代谢而消失。
其实无论是通过这次真人实验,还是国内外研究、文献参考,对于荧光增白剂更多的是其无刺激性、无腐蚀性、无致敏性、无遗传毒性、无致畸和无致癌性的结论。
例如下述常见的几种荧光剂安全评价结果:
目前,全球关于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研究仍在继续。出于保护人体健康安全的角度,我国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要求不得在食品包装材料等上使用荧光增白剂。
以下是我国对荧光增白剂的标准:
因此,正规途径购买的正规品牌产品,基本上不用过于担心荧光增白剂问题。
04
写在最后
关于应该如何面对荧光剂,我们也给大家画个重点:
通过这篇科普,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对荧光剂放宽心。毕竟国家制定出台各类产品相关标准、相关部门每年的抽检、乃至 315 等,都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安全放心的生活。
如果一时改变不了,不如从扔掉那根荧光检测笔开始。
05
一个彩蛋
开头粉丝邮件求助的那款产品,我们也买回来测试了。
与前文的测试方法相同,分为原溶液、瓶身、迁移到纱布和人体的情况。
这款私处洗液的原溶液和瓶身均有荧光反应,但不会迁移。
最后,私处产品应该遵循医嘱进行选择,在健康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选择私处清洗、美白等产品。
欢迎扫码关注深圳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