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普:从“错换(偷换)人生28年”看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发布时间:2021-03-24
浏览次数:1108
医疗科普:从“错换(偷换)人生28年”看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错换(偷换)人生28年”故事的起因是28岁的YC罹患肝癌,母亲许女士决心“割肝救子”,却发现孩子根本不是自己亲生的。

从“错换(偷换)人生28年”看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许女士几经周折找到了YC的生母,也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YC的生母杜女士就是一个乙肝患者,于1985年生下大女儿,但为先天智残,1992年生下YC,中间7年曾怀孕两次,一胎流产,一胎宫外孕。

YC两岁半在幼儿园入园体检的时候检查出了乙肝。许女士当时很疑惑:自己和丈夫以及家里人都没有乙肝,也没有乙肝病人密切接触史,孩子的乙肝是怎么被传染的呢?

为此,夫妻二人跑遍了各大城市寻找最好的专家,在工资几百元的时候,给YC用着几千块的药。20年来,YC没住过院,和普通人一样上学、工作、结婚生子。

直到去年2月,YC忽然背痛难忍,去医院检查以后才发现已经是肝癌晚期。

没有乙肝家庭养大的孩子患上乙肝并且发展到肝癌,而乙肝家庭养大的孩子却安然无恙,这就让我们认识一下乙肝病毒的传播。

 

从“错换(偷换)人生28年”看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有3大传播途径:

1、血液、血液制品和医疗器械等传播:比如输血或血液制品,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被污染的针头、针管、手术器械等均可传播。

2、母婴传播:母亲传给孩子。

3、密切接触传播:包括性传播和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其中,母婴传播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而且传播的结果危害也最大。

 

从“错换(偷换)人生28年”看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脐带,使胎儿受到感染。此外,生产过程中羊水污染、产后哺乳等,也可以造成传播。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如果此前感染了乙肝病毒,逐渐成熟的免疫系统会把乙肝病毒视为人体正常的“程序”而不去清除,任由病毒不断复制而造成肝脏持续的损害。相对于其他途径的传播,母婴传播造成的乙肝病毒感染特别容易发生肝癌,而且发病年龄更小。

这位YC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养母许女士倾其所有为其治疗,但并未阻止其不到28岁就发展到肝癌晚期。

阻断母婴传播是预防肝癌的有效手段。

根据《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的胎儿出生后,应在24小时内、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且在出生后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YC出生时的1992年临床上已经有了乙肝疫苗,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技术也已经开始推广,如果他的亲生母亲及时接受这个技术,YC的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无论是偷换还是错换,但这个事实是改变不了的:YC的养母许女士倾其心血培养教育了他,倾其所有为他治病,还要割肝救子;而YC的亲生母亲杜女士将病毒传染给他,这也是他的厄运之源。

许多时候,人类对传染病的传播是无能为力的,我也无意指责YC的生母,但无论怎样,YC都应该对他的养母表示感恩。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