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狮子鱼为什么要吃同类?
来源:潜水宝典
发布时间:2021-03-01
浏览次数:2190

狮子鱼普通不?

对于潜水员

肯定耳熟能详

基本知名度仅次于

小丑鱼

一般某个潜点再不济

潜导也可能说:可以看见狮子鱼

但他绝对不会说。。。。

好吧,

狮子鱼的确很值得看

至少它们

造型姿态夸张

色彩纹理花哨

神态还很社会

表面看似漫不经心

实则生产力满血

特别是吃起来毫不含糊

而且还没什么正经的天敌

但如此开挂的一生

也未必是好事儿

.....

支棱着的条条们

狮子鱼本名叫蓑鲉

很多海洋动物的学名

都是这么难看和拗口

还是艺名好听好记

他们属于鲉科

和石头鱼是亲戚

只是颜值有点点差别。。

最大的共同点

都有硬棘,都有毒

狮子鱼上下左右支棱着

总感觉很容易碰坏了

看着长的有点乱,其实很规矩

甚至有点强迫症

上下一共13根硬棘

左右的鳍分别也都是13根

大自然就是如此精妙

有些种类下面也会有硬棘,但上下总数量还是13

那么多支棱着的条条

只有一部分是有毒的

其他都是幌子

据说得名"狮子“就是因为

这些环绕的鳍条像狮子脸上的鬃毛

鲉科鱼游泳能力都不行

石头鱼选择了

伪装自己还不是因为丑

来捕猎或逃避天敌

狮子鱼选择了高调路线

遇到危险时候

他们会张开所有条条

(好像看见它们时候都是炸开的)

让自己显得很大

捕食者感觉难以入口

即使入口也会因为毒刺而中毒

但对于某些无脑捕食者

就没用了

......

没错,又是海鳗同学

吞不下也一样生吞

鲉科没有善茬

狮子鱼性格也很爆裂

雄鱼之间经常会发生争斗

他们会先张开硬条条戳对方

然后扭成一团

头对头的互相咬

大部分同类海洋动物决斗

都会发生在求偶交配的时

狮子鱼不一样

一般都是因为抢吃的

......

使劲吃****把胃扩容30倍

那么多支棱着的条条们

除了吓吓敌人之外

更重要的是可以掩饰尾部运动

还能稳定水流

让猎物不易察觉

上午和傍晚是他们主要捕猎时间

特别是傍晚日落后

通常先尾随跟踪

盘旋在猎物上方

然后秒吃

根本看不清动作

据说他们捕食瞬间

嘴里同时会喷出一小股水

科学家猜测可以抵消瞬间的运动水流

让猎物毫无察觉

如果周围粮食密集

就不用过多掩饰了

直接昂首吞掉

他们大概是鲉家族里面最灵活的

特别是比起石头鱼来。

狮子鱼非常贪吃

为了多吃点

可以把胃扩大30倍

有些动物多吃是为了储备能量

或者是个好奇宝宝

狮子鱼很很很单纯

据统计在他们胃里发现过

300多种不同鱼类

反正能整吞下去的都吃

甚至石斑鱼和章鱼宝宝

这就等于从小扼杀敌人

否则,

等敌人长大了就晚了....

感觉石斑鱼嚼的也挺卡的

不那么顺口

不交配不见面

狮子鱼天生是独行侠

性格孤僻

正常自然环境下

即使有好几条也会分的很开

特别是男生和女生

都是各走各路

而到了繁殖期

他们才会聚集在一起

不过最多也不会超过10条

而且鱼群中往往是一个男生

带着一群女生为了交配

他们才见个面

居然而是一夫多妻

很多海洋动物都表示不服啊

在交配过程中

看上去还是非常的恩爱

有种一夫一妻的假象

长长久久的赶脚
通常是男生先发起

然后男生和女生头部紧靠着旋转

跳起贴面交配舞

是不是和打架有点像,但这是贴面舞步,温柔多了

如此转圈圈得持续10分钟左右

上上下下好几次

腻歪完了才会开始产卵

男生再接待下一个

看上去腻歪很温柔

一个接一个的还有点费时间

但是后续的生产效率高啊

每次可以产下30000个卵

至少每个月都要交配一次

气候温暖交配会更频繁

有的品种....甚至

绝对是开了挂的生产力

一条狮子鱼一年产卵最多可以过200万枚!

饿到自相残杀

如此强的生产力

也比不上他们的生长力
15小时受精卵成熟

眼睛和头部开始发育

36小时小鱼开始孵化

96小时鱼宝宝可以游泳

......

狮子鱼的寿命

超过14年

14年看起来好像并不吓人

但想想猫猫狗狗

如此强大的生存能力

通常都是为了应对天敌

如果缺乏天敌呢?

那么问题就大了!

密密麻麻的狮子鱼,所有能吃的小鱼已经完全消失

繁殖多,长的快,饭量大

寿命又足够长

如果没有足够的天敌

他们可以迅速成为一方霸主

轻松摧毁珊瑚礁系统的生态平衡

第一波“入侵”发生在地中海

一年时间就占领所有海域

当地鱼类种群下降了65%

第二波“入侵” 出现在北美

然后一路向南美挺进

不加选择的吃掉任何可以放进嘴里的猎物

一路战胜本地物种

狮子鱼从北美向南美扩散趋势

狮子鱼原本主要生活

在印度洋和大西洋

据地中海和北美资料记录

曾经从来没有看见过狮子鱼

他们由于体型 + 毒刺的防护

成年狮子鱼几乎没有天敌

偶尔成为他们天敌的

就是那些无脑好奇分子的

比如万能吃货海鳗同学

我们再看看海鳗的分布图

几乎和狮子鱼的原生分布图一致

注:海鳗只是狮子鱼的天敌之一,还有以卵为食的鱼类,这里这是举例说明

海鳗比狮子鱼更夸张

无脑啃咬任何凑合可以咬的猎物

加上还有很多吃卵的敌人

基本上狮子鱼再开挂

种群数量也被制约了

实现物种平衡

但是地中海和北美的

本地的各种鱼鱼们

哪见过如此曼妙的小恶魔

根本没有这种制约机制

简直就是犯规

不知不觉小只点的鱼鱼

就都没了

绿色部分为入侵者标记,也就是不应该出现狮子鱼地方

于是狮子鱼就这样

在地中海,非洲,南北美洲的

N多沿海,所向披靡

但是没有天敌

也未必是好事儿

带来的巨大的恶果

人口暴涨,胃口又大

那么多长嘴的吃饭啊

当地所有能塞到嘴里的猎物都吃光后

饿了怎么办?

他们只能互相吃

没错,自相残杀

当地科学家和潜水员多次发现

狮子鱼们在互相吃

大鱼吃小鱼

甚至都不用破开肚子

直接从嘴里吐出别的狮子鱼 !

对于“入侵事件”

目前流传最广的原因是

80年代多家水族馆将狮子鱼们放生

当初或许是好心

但是犯了无知大意的错

如今为了恢复当地的生态

人们还在努力和狮子鱼做斗争

比如在北美采取了很多措施

比如鼓励潜水员去叉狮子鱼

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喂给其他大鱼

.....

科学家团队甚至还写了一本狮子鱼食谱

包括如何去毒,如何处理

N多重烧烤方式

鼓励大家去多多吃鱼

但是收效结果不好

狮子鱼

本是为了应付各种自然环境

而进化出了

如此开挂的一生技能

如今除了原生地之外

种群还继续在无限繁殖

破坏了很多地方的

海洋生态平衡

如今也荣幸的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无危”

海洋生态恢复战斗还在继续

虽然原因不能肯定

但大概率还是人类所为

这一事件也足以说明

破坏海洋的多样性的严重后果

或许起因

只是一件当时并不在意的小事

近些年捕获了很多体积巨大的狮子鱼,甚至接近了50厘米

作为狮子鱼

肯定是委屈的

人家这是自然的

生生,长长,吃吃

没想落到

饿的自相残杀的地步

还被人类冠上“入侵者”的恶名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